|
問題
|
回答
|
|
- 學習歷程自述的部分是否需要全部以英文撰寫?例如,個人簡歷的部分是否也需使用英文?
|
- 『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必須皆以英文撰寫。
- 本系未要求個人申請資料中包含「個人簡歷」。我們建議同學專注於撰寫「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請在現有的備審資料中作好準備和撰寫,以展現個人獨特特質。
|
|
- 我可以用ChatGPT或者其它AI工具來撰寫所要繳交的資料嗎?
|
- 『N.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與『O. 高中學習歷程反思』這兩份資料,不得使用任何 AI 生成工具(如 ChatGPT、Gemini 等)來撰寫。 本系審查的重點在於內容的真實性與個人表達,而非語言的流暢度或文法正確性。因此,即使文中出現語法錯誤,也不會因此扣分。建議同學務必誠實撰寫,確實表達個人真實的想法與經驗,使內容更具深度與價值。 若本系對書面資料(『N.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與『O. 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的真實性存有疑慮,將會使用 AI 檢測工具(如 AI Detector)進行查驗。若經確認為 AI 生成內容,將視情況進行相應處理,包含但不限於扣分等措施,請同學務必遵守相關規定。
|
|
- 『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 能不能用Word檔以外的檔案作比如CANVA或其他的格式呢?
|
- 是的,只要上傳的檔案是 PDF 格式即可。多元綜整心得以及學習歷程自述皆需以單獨的 PDF 檔案上傳至大考中心,不需在輔大英文系個人資料表中重複撰寫。
|
|
- 因此這樣製作多元表現的備審資料時是否應該將作品的連結一併放入嗎?還是書寫心得反思即可?
|
- 由於檔案大小有限制,建議慎選相關資料,盡量不要使用連結。萬一連結有問題無法讀取,反而可能失去讓委員閱讀資料的機會。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和學習歷程自述應分別上傳,不得與多元表現資料合併上傳。
|
|
- 『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內文可以附上Google雲端連結供審查資料的教授瀏覽相關資料的細項檔案嗎?(檔案如:話劇展演、參與學生會社團、參與高中特殊活動、心得簡報比賽過程等)
|
- 心得感想,而非競賽內容的細節。此類資料應上傳至學習歷程系統中,學生可以自行勾選供書審委員參閱,不宜提供其他連結。本系著重於學生述說自身的學習歷程,而非僅僅羅列各項活動或獎項。建議不要使用連結。萬一連結有問題無法讀取,反而可能失去讓委員閱讀資料的機會。
|
|
- 『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是否可以放英文相關的自主學習
|
- 此類資料應上傳至學習歷程系統中,學生可以自行勾選供書審委員參閱,不宜提供其他連結。本系著重於學生述說自身的學習歷程,而非僅僅羅列各項活動或獎項。
|
|
- 請問輔大英文系個人申請表是要從哪裡上傳呢?
- 請問學習歷程自述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的部分還需要另外繳交中文的一份嗎?
- 請問貴校面試當天的的題目有任何考古題的資源可以參考嗎?
|
- 個人申請表請上傳至「第二階段審查資料上傳系統」之項目R。
- 『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皆須以英文撰寫,不需另外繳交中文版。
- 由於每一年面試的方式皆不同,恕無法提供考古題。然而,同學們抱持著開心的心情到會場,針對面試無需過於擔心。面試過程著重同學們臨場反應以及想法,皆非可以事先準備的。
|
|
- 我沒有考任何語測證照或者參加競賽,是不是就完全沒機會呢?
|
- 本系書面資料涵蓋多項項目(詳見下方),採取多元評量方式。其中『L. 檢定證照』或『J. 競賽表現』僅為其中一項,並非唯一審查標準。 書面審查的核心在於評估學生的特質與申請動機,是否符合本系的培育目標。因此,建議同學在 『N.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及『O. 高中學習歷程反思』中,清楚闡述自身的學習經驗與申請動機,透過具體的自我表達,讓審查委員能夠更清楚了解你的學習歷程與求學熱忱。希望同學能夠透過這些書面資料,充分展現自身的特質與學習熱情。
|
-
|
- 針對『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的撰寫,要寫多少字呢?
|
- 關於「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的部分,根據 114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簡章總則第11頁 的規定: 「考生須另行製作一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PDF 檔案上傳(字數合計至多800字,圖片至多3張)。」
|
-
|
- 針對『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的排版有特別規定嗎?
|
- 針對排版部分,沒有特別的格式規定。建議同學在排版自己的『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的時候,力求簡潔有力,重點明確,能清楚呈現自己的學習歷程與個人特色。可以考慮以標題或章節的方式來組織內容,例如以不同主題來區分你參與的活動或學習經驗,這樣書審委員在閱讀時就能快速掌握你整體的學習脈絡與反思重點,有助於凸顯你的亮點。記得不要只是「列舉活動」,而要結合「學習的意義與成長」來書寫,這樣會讓你的資料更有說服力喔!
|
-
|
- 針對『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能否放連結,提供自己的課程學習成果嗎?
|
- 針對「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與「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雖未明確禁止放置連結,但建議以「內嵌圖文」的方式呈現學習成果會較為穩妥。你可以將重要的課程成果或作品畫面截圖,直接放入正文中,並清楚說明該成果的重點、你在其中的學習歷程與自我反思。
- 此外,由於外部連結可能會失效,且書審老師為求審查標準的一致與公平性,僅針對『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以及『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的PDF檔案來了解你的學習歷程與反思內容。
|
-
|
- 「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與「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內容僅能跟英文(英文課程、英語演講等)相關嗎?
|
- 無需跟英文相關。我們鼓勵學生發揮個人特色,強調多元學習與跨領域整合的能力。只要你能針對每項內容清楚說明自己的學習歷程與反思,就是一份有力的資料。只要你能具體描述學習的過程與轉化,不論是理科、文科或藝術相關的經驗,都能成為展現你學習深度與整合能力的好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