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活接軌的課堂: 英國國內的文學理論教學

Linking the Classroom to the World: Teaching Literary Theory in the UK

Tracy Johnson
編譯︰謝佩璇
插圖︰謝佩璇

學生常抱怨文學理論課艱澀難懂、枯燥乏味,也質疑課堂討論是否過分解讀作品。本文討論近年因英國高等教育的文學與理論課帶來的衝擊,讀者反應受到重視,也探討如何幫助學生看到文學理論跟當代文化的關聯。

文學理論與英國大眾文化

作者Tracy Johnson指出,英國文學教學一般仍以新批評為主流,側重字義詮釋,而避開文化相關議題。她本人提倡的教學法恰好與此相反,Johnson主張將文化生產的概念融入教學,從學生的觀點出發,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文化脈絡、為何要選讀某些特定文本、以及確切的學習目標,使課程跟實際生活產生連結。

Johnson指出英國大眾普遍缺乏批評素養。其一、報章雜誌不乏文學獎得獎小說書評或文人相輕之作,其中所謂的「解構」常侷限於主題或人物等基本文本分析,對於意識型態的流變與疑點(aporia)的討論卻付之闕如。其二,大眾文學閱讀選擇過分狹隘,許多市面書店裡的暢銷書中,值得讀者深度批評分析者為數不多。

依據Johnson自身的教學經驗所做的觀察,英國大學新生在選擇文本上通常著眼於較為通俗的讀物。問到傳統上公認較具深度賞析價值的文學代表作時,他們對於Dickens、Brontë姊妹或Jane Austen等人的經典名著常顯得陌生,甚至不少人從未聽過George Eliot的名號。大多數學生享受閱讀之興味,但在進入大學前卻鮮少從文本中抽絲剝繭作深度分析,遑論由文本出發從而了解文化脈絡的影響機制與其他相關的文化產物。此時,在教學上要如何轉移他們閱讀時關注的焦點呢?

理論脈絡化 (Contextualizing Theory)

Johnson表示,若能協助學生認識文創當時的文化環境,從分析意識型態議題著眼—比方說,讓學生探討文本中的性別、種族意識或語言運用,對照文本背景當代的文化環境—學生將能逐漸將理論與文本脈絡化,衍生出連結。

例如講解後殖民理論時,與其一開始就介紹Edward Said 和Gayatri Spivak硬梆梆的核心理論,Johnson 建議不妨利用像 Toni Morrison 的 Beloved這樣的文本切入,引導學生觀察這部作品如何在相關文化與政治議題上與具體的歷史脈絡(如美國黑人歷史、女性解放運動史、哥德式文體與「詭異」子題的衍異)產生對話,並在討論的過程中,啟發學生看到後殖民理論的著力點與各理論間爭議之所在。

脈絡化之深度與廣度

脈絡化的理論教學法強調文學理論與學生現實生活的連貫性:教師必須幫助學生看到他們可用理論來「作」什麼。Johnson注意到採用這種教學理念的學校常乾脆規避使用「理論」這樣的字眼,而直接將不同文學理論議題的融入全年的文學課程活動中。反之,有的學校則完全以理論掛帥,從浪漫時期的Wordsworth循序推演到女性主義理論家 Cixious,並佐以美學史及翻譯理論,但等到學期過了三分之二才想到要提及理論應用的可能性,奈何為時已晚,因學生多半已因長期無法消化艱澀生硬的理論概念而失去興趣了。

Johnson引用Prosser與Trigwell對於「表面」與「深度」(Surface and Depth)兩個學習模式的討論來為自己選擇的教學法做鋪陳。Prosser與Trigwell指出,「表面」學習模式強調課程裡的每個單元或文本各自獨立、可分開研究的本質;而採「深度」學習模式的學生則較能掌握課程整體的規劃感,並有能力舉一反三,看見課內知識與課外環境的相關性。Johnson認為愈注重「表面」學習的課程設計愈可能造成學生只為了寫報告才閱讀文本和參與課程的現象。因此教師應輔佐學生觀察身處的現實社會文化環境,尋找與文學或理論文本對應的異同之處。

課程設計與經典選讀

選擇恰當的教材是文學課程設計的一大挑戰。什麼樣的文本較能協助學生培養「深度」學習的能力呢?Johnson認為在傳統的經典名著外,適度選用一般讀者喜愛的通俗小說作為教材有助於達成這個教學目標,但她也觀察到學術界裡有很多人卻始終無法放下身段這麼做,因此這種較為多樣化的書單至今仍充滿爭議。比方就有學生向Johnson反應,他並不是為了讀通俗犯罪小說才來上大學的,然而Johnson 本身的教學經驗卻證明那樣的歷史小說是用來介紹新歷史主義諸多理論概念的絕佳教材。

不過以通俗讀物作為教材時也常引發過度解讀的質疑。Johnson建議在此時提出「文化生產」的概念,將爭議化為討論某些文化議題的契機,啟發學生反思他們為何會對某些理論產生反彈,藉此以檢視當代社會的道德觀、喜好和態度。最終目的在鼓勵學生勇於嘗試以不同的理論觀點探索所有文本。

課程設計與學習成果的透明化

有鑑於目前許多教學課程計劃表常淪為教學評鑑的工具而顯得形式化,Johnson建議,教師應使課程整體設計透明化,讓學生明確理解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以及主旨,並且充分了解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或未來就業市場的相關性。

內容多樣化與評量方式

Johnson認為,課程說明愈清晰,學生愈能了解同系所課程間彼此的關連,也愈能體會課程主要探討的議題與他們實際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也使學習更具意義。以英文系學生為例,他們在職場上往往需要展現特別好的溝通應變能力,但課程說明中往往很少提及如何協助學生迎合就業上的需求。

再者,Johnson建議教師對於評量方式應採取較開放的態度,不應侷限於課室紙筆測驗或以論文寫作的評量方式來考核學生的學習進程。例如她就曾指派一個研究作業作為另類的評量方式:她要求學生仔細檢視他們在自己報告中打算援用的每一條引文,並交代這些引文的觀點對自己的論述有什麼具體的關聯和用處。這樣的評量方式既可以有效遏止學生隨意引用他人看法,亦可在比較這些觀點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深度。

Johnson因此肯定:有效的理論批判態度養成與教師的課程設計與評量方式,的確具有積極銜接教育環境與現實生活的功能。

結語

《與生活接軌的課堂》一文中,Johnson以個人的教學經驗與觀察對當代英國高等教育中的文學課程提出建言:教師應協助學生銜接學校課程與通俗文化、以文學理論的批判態度省思各類文本與文化現象,讓學生充分理解,學術與生活密切相關,且在各層面確實相互聯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思辨能力。

立足現今文學和文化理論教學,該如何縮短理論與文本、理論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Johnson以自身的教學經驗舉例說明點到為止。文末提及的多樣化取材、另類的評量方式以及透明化的教學課程規劃等中心議題,皆為建設性的建議。文中強調:透過學校課程,學校教育應教導學生學習如何連結自身的理論認知,並實踐其對於文學文本的批判於社會文化,而這樣積極的教學需從教師的教學課程規劃「透明化」開始做起。全文對於「透明化的課程設計規劃」雖未多加定義或舉例說明,惟讀者可從Johnson舉例的多元教學評量方式得到啟發,思考在撰寫設計課程規劃表時,如何更明確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目標與評量方式。

Source: 

Johnson, Tracy. "Linking the Classroom to the World: Teaching Literary Theory in the UK" Inventio: creative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5:1 (2003) Web. 10 Jan. 2011.  <http://doit.gmu.edu//inventio/issues/Spring_2003/Johnson_1.html >.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