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雯、蘇文伶
訪問時間︰2007年春;2011年春
前言︰
劉老師,你好!我們訪問你的動機是想了解不同老師在教學中,如何講解理論、引導思考、帶出討論和各個層面的實踐。
下面的問題是開放式的,你可以用你教授過的任何一門(或數門)課程來談。請儘量舉例,具體談談。
0. 個人教學重點和軌跡:首先麻煩你談談你的(理論)教學重點和興趣。(是否是文化研究與精神分析兩大區塊?有沒有一個發展脈絡,重點改變,還是哪幾門課你最喜歡、得意的?)
除了早年在輔大英文系開設的十九世紀英國文學(浪漫時期文學、維多利亞時期文學)之外,我所開設的課程大致可區分為三大類:(一)精神分析與文化理論,(二)中國與台灣現代性議題,(三)跨領域(跨藝術)研究。
第三類跨藝術研究是我最早發展出來的範疇,從英國浪漫文學展開而銜接浪漫藝術、音樂,以及現代主義文學與藝術。我從對於這些跨藝術材料的強烈興趣出發,自行探索相關的理論,而設計了一系列課程,例如「後設電影與比較藝術」、「超現實文學與藝術」、「視覺文化與歷史詮釋」、「視覺批判理論」等。
1994年我創立比較文學研究所之後,跨藝術研究仍舊是課程主軸之一,但是我也發展出了第二類的台灣文學以及台灣/中國現代性議題的研究,包括「皇民化運動與現代性主體」、「現代主義與鄉土文學」、「現代性與文化翻譯」。同時,我也開始拓展了第一類以精神分析理論為起點的文化理論研究,例如「精神分析與文化研究」、「妄想與歇斯底里」、「克莉絲蒂娃專題」。
2002年,我轉任交通大學,創立更具有跨領域性質的社會與文化研究所之後,我的教學與研究也納入了更多面對當代文化問題的東亞現代性議題以及歐陸哲學思想。我的三大類課程仍舊延續,但是卻進入了不同的層次,例如第一類的「認同與主體性」、「神聖與賤斥」、「文化他者的問題」、「主體與語言」、「 拉岡與巴迪烏:真理、他者、對象」等課程,或是第二類探討東亞現代性問題的「主體與無的政治與美學」、「政治與倫理」、「主體拓樸學」、「美學與倫理」,以及第三類的「視覺理論:記憶、書寫與表演」、「欲望、權力與他者」。
現在回顧這個過程,從1984年開始的輔大英文系時期,到1994年開始的輔大比較文學階段,以及2002年以後的交大社文所階段,的確呈現了階段性的轉變。不過,對我來說,我的三類課程卻反映出我的核心關切,前後持續,彼此支撐呼應,而讓我能夠在輪流開設的循環中,逐漸發展出更為靠近我的研究關切的課程模式。我所開設的課程有一種慢慢發展的路徑,因為我自己也在不斷探索與思考某一些特定的問題。所以,就連在精神分析與文化理論這個範疇之內,我也不太會重複開設同樣的課程,但是卻可以看出這些課程的內在聯繫與發展邏輯。課程設計、研究問題與思考發展的扣合,使得這些課程陸續展開而成為我所出版的五本書的基礎,也就是早期的《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1994),《文學與電影:影像•真實•文化批評》(2003),以及較具代表性的《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2000),《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2004),《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2011)。
通常,我會對我最新開設的課程最為滿意,因為這些課程是我「實驗」出來的最佳組合。所以,如果現在問我對於哪幾門課滿意,我會說是「主體與無的政治」、「拉岡與巴迪烏」、「政治性重探」與「美學與倫理」。雖然這些課趨向艱難,但是,偶而我在課堂上也看到了同學們慢慢被引發的興趣與熱情,課堂上的討論有時候也會相當激烈。
1. 一般教學理念與原則︰
請問你教批判理論的目的何在?你覺得理論除了思考訓練外﹐可以「做」什麼?學生應該要學到什麼?你覺得學生有達到你預設的課程目標嗎?
劉紀蕙:批判理論多半指向問題的根本。我們閱讀理論性文本,其實是要隨著作者探索問題的路徑以及其所面對的脈絡而思考。所以,我會要求學生在這些著重理論性的課堂中,確實地閱讀理論原典,分析其論點,並且在課堂討論是否同意此論點。我想,理論不是要讓我們「做」甚麼,而是讓我們能夠思考。通過閱讀理論性文本,學生的思路會隨之展開,而更趨縝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學生能夠面對任何文本或是文化議題,自己重新展開問題意識,並且進行理論性論述。 雖然理論性的材料都比較困難,但是,近年來修我課的同學不少都可以慢慢進入狀況,而在課堂中有很深入的討論。有一些同學後來也自行展開了閱讀的知識譜系。真正不喜歡理論性思考的同學,就不會來修我的課。
2. 課程設計︰ 請問在教授一門文化理論課程時﹐如何選取教材和決定份量?選取教材是否考慮難易﹐還是以原典為主。閱讀份量是否有個一般的準則?
劉紀蕙:我認為組織一門理論性的課程,重點在於如何能夠將核心的問題意識透過階段性的閱讀,逐層深入掌握。因此,各週的閱讀材料在問題意識上需要有內在的對話與延續。通常,我所設計的各週議題有一種辯證性的展開,前後相扣。不過,主要的議題多半在12週內會處理完畢,而請修課同學將自己的研究議題帶進來,規劃一些單元,讓大家一起討論。 通常,每一週的閱讀份量大約以兩篇文章為主,可以另外列出延伸閱讀。理論性的課程一定需要閱讀原典,因為,任何介紹性的文字都會隔了一層,先不說介紹者的詮釋角度是否偏頗或甚至是否有誤解,如果不閱讀理論原典,就無法學習如何與此理論對話,或是如何保持批判距離。更重要的是,理論家時常在文字上著墨而展開思想的路徑。如果學生不閱讀原點,就無法從文字的痕跡進入其論述的細緻層次。
3. 教學︰ 請問你在一門課的教學以講課為主﹐還是討論﹐其中比例如何分配?講課的重點是?有包括文本解說嗎?請問你教學中「成功」(有心得)、「失敗」(有改進的契機)的例子可否列舉一二?為何「成功」?為何「失敗」?
劉紀蕙: 我多半是前半段講課,後半段開放討論。講課時間大約一小時或是一個半小時。不過,學期靠近結尾時,講課的時間會減少,以便學生有時間提出引言論點。
近年來,我習慣先寫出講課的草稿,有時以講義發出,有時設計成簡報,透過電腦投影。原因是,寫出來的思緒比較深刻完整。不過,講課時當然會有更多的發揮。
講課的重點主要是直接點出該週閱讀材料的核心問題,一些同學們閱讀時可能會注意到或是感到困難的關鍵概念。我會介紹一下此理論的脈絡,作者的其他著作與問題意識,並點出本週閱讀如何銜接前週的議題,或是此週閱讀與該門課主旨的關連,然後說明該週閱讀的核心概念,也會帶著一起讀一些關鍵段落。
我相當重視課堂的討論,所以我都會盡量在上課前將討論問題放在網路上。有時候我採取開放討論,有時候我會讓同學選擇引言報告,然後再開放討論。
有些課程,我會鼓勵同學組織讀書會,一起閱讀討論,如此可以增加同學們的理解。我也要求同學們在網路上進行討論。不過,網路上的討論效果似乎不如課堂或是課後讀書會的討論。鼓勵同學透過網路提供相關的理論網站,倒是有幫助。
每一門課都會有不同的性質,不同的成員,發展出來的課程氣氛也會不太一樣,所以我的教法有時會看情況而調整。成功的課程多半會在同學們的討論以及報告中看得出來。由於課程所導引的問題意識會逐漸深化,所以當同學們被引發興趣,也有了閱讀的心得,課堂上的討論有時候就會針鋒相對。
我曾經有過感覺相當失敗的上課經驗,原因是我太放心讓同學們負責引言,而沒有先作一次我自己的論點陳述。當同學們一知半解,報告中多半是直接翻譯,卻無法呈現論點的邏輯,甚至文字中不知所云。其他同學便需要忍受此種報告,而實際上卻仍舊無法掌握重要概念。
我仍舊會給同學引言報告的機會,因為他們需要有機會練習,以便發揮潛力。不過,我一定會在開始時,將主要問題與重點講一遍,同學報告時,若略過了某一些重要概念,我會打斷報告,帶領大家閱讀一些段落,確認同學掌握了此概念,再讓該同學繼續報告。
4. 閱讀︰ 請問你自己閱讀理論有方法嗎?你對學生閱讀理論文本的建議是什麼?看不懂要怎麼辦?
劉紀蕙:我認為,我閱讀理論的唯一理由是我有一個或是一系列待解決的問題。問題的迫切感驅使我閱讀,而我所閱讀的理論書籍回應了我的問題,因為他們也在思考類似的問題。因此,當我閱讀理論書籍之時,我會對照我自己的疑惑,設法理解這些思想家的思考路徑,掌握他們的邏輯,並且自問是否同意。
我時常在閱讀時也在進行辯論,有時感到興奮,有時非常不同意,而會書頁旁批評。 我通常在閱讀之時,會在書本的空白處用英文或是中文寫下該段的重要概念,或是以我自己理解的方式寫下此處的論點,甚至是打幾個驚歎號。這種對話式的閱讀,對我來說很有效。看完一篇文章,我一定會在最後空白處,寫下此文章的論點結構;另外再以札記方式,在電腦中將我所思考過的重要概念整理出來,加以評論。有時我也會將原文打上,註明頁碼。如此處理,可以確定自己掌握了此文章的論點,日後要討論此文之概念時,也比較清楚問題何在。
我認為學生閱讀理論性書籍時,也需要同時整理閱讀札記,整理核心論證,比較能夠確實掌握。如果學生會看不懂,我唯一的建議是,繼續慢慢閱讀。閱讀理論性文本,會慢慢讓自己的思緒更為複雜,邏輯更為清晰。閱讀過一次困難的概念之後,第二次就不會感覺如此困難。閱讀時,只有以特定的基礎與文本進行對話,才會有思考發生。
5. 了解、實踐理論︰請問你如何讓學生了解理論﹐「實踐」理論?有些文本﹐如Foucault and Lacan 比較難﹐你會如何幫助學生了解?對你而言﹐理論實踐的方向有哪些?(文學批評者可能是在分析文本中實踐理論﹐對你而言呢? ──實踐的文本:你如何指導學生選取、界定他/她們的「文本」?(如:學生說要研究「賤斥」與台灣主體、李安電影裡的「移民和他者」﹐你的建議會是?) ──論文中論述的建立:你在閱讀學生討論理論時﹐自己覺得最常見的問題何在?(問題很多很多﹐但除了語言本身的問題﹐你最介意的﹐或是最先指正的是?)
劉紀蕙:我通常最反對學生對於理論一知半解,僅取其中部分概念或是詞彙,便運用於文本分析,而完全忽視此理論文本與文學電影文本所各自牽涉的複雜社會歷史與文化脈絡,以及此理論書寫者與該文學電影文本所對應的不同歷史文化問題。這些片面的挪用,時常顯得膚淺而容易引起誤解。
我會提醒學生,問題意識必須是在面對研究對象時才具體發生的。理論性的思考會讓我們對於某一些文化現象中的問題有特別敏銳的觀察,以及會展開複雜的思考層次。但是,在特定的研究對象──也就是在特定的歷史、文化、社會等時空條件之下,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
我會鼓勵學生自己選擇研究對象,以便回應他們自己的問題意識,並透過理論性思維,將這些問題意識複雜化。進行討論時,要不斷質問自己:是否如此討論可以充分說明此問題,是否可以真正說服自己。這些書寫工作,也就是理論化的工作。當然,一些自己思考過的理論概念,在書寫中必然會出現,而成為引用的對象。這種對話便不會是片面的挪用。
6. 問題意識︰你反覆強調"問題意識"在閱讀理論過程中 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可否請你舉例補充說明何謂"問題意識"? 有沒有比較具體的方法幫助學生(尤其是一般大學生與剛 進入研究所的碩士生)建立自己的"問題意識"呢?
劉紀蕙:所謂「問題意識」,一則是讓文本中平順自然的敘事或是修辭成為「問題」,開始質問這些文本策略的背後邏輯;再則,也是從自己切身相關問題出發的問題感。通常,知識的探索都與自身處境或是經歷有關,無論是歷史性或是社會性的處境,或是家庭關係,或是性取向,都會促使我們對於某一些問題發生了迫切感。我深信沒有客觀的學術。學術的知識生產都與主觀位置有關,卻又不能夠僅以主觀位置解釋,因此需要擴大思考與閱讀,進行各種脈絡的對照性思考。
對於學生,我通常會鼓勵他們從自己感興趣的文本開始,思考為什麼這些文本吸引他們,是否其中有一些他們與作者共同的關切或是感興趣的現象,而這些現象背後也通常隱藏了一些重要的問題。從自己受吸引的對象出發,返身詢問自己為何受到牽動,時常便會開始面對自己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仍舊要透過間接的方式,繞道而行,探討文學或是電影的作者如何呈現此問題,如何思考與解決此問題。這就是問題意識的起點。
7. 理論和文本分析之間︰劉老師提及隨意套用理論辭彙或概念作文本分析時 可能會有忽視文化與歷史脈絡的弊端, 這一點我們十分認同; 不過我們也看到這樣的詮釋法在教學上有其階段性的功能, 可以協助理論初學者快速理解與內化一些概念; 但你的提醒 是對的, 這樣的"習作"是一種很粗糙, 極為簡化甚至挾帶暴力 的操作, 而研究的目的應該更在針對特定理論與文本提出質疑 並為這些問題尋求解答. 我們的問題是, 這麼一來, 其實理論和文本分析(例文學批評) 其實並不一定要有交集, 但如果有, 它們之間的關聯何在呢?
這是很重要的問題,讓我有機會再說明清楚。其實,我並沒有說理論與文本不會交集。事實上,並沒有獨立存在的理論。理論永遠是從文本出發的。我們所說的「理論」,正是各別思考者面對他們的文本而進行思考的書寫。他們的文本可以是文學作品或是電影作品,也可以是藝術作品或是文化現象,同時也必然涉及這些作品的歷史文化脈絡。從這些複雜的脈絡出發,「理論」書寫者反覆探問而展開他們的思考與書寫,而文本是鑲嵌於他們的書寫中的。 我前面所說,不要隨意套用,意思是不能夠將抽離的理論概念當作工具,在掌握文本對象之前就預設了要尋找的答案。我所強調的是問題必須從自己的文本對象中重新展開。
文本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條件會令我們必須調整問題。當問題推進而到某個階段時,我們閱讀與思考過的理論概念便會成為我們可以透過對話而推進思考的層次。此時,理論與文本必然交會。這個交會是在我們的思考中發生,而不是拿著理論進入文本。
如果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好的研究作品,學生便會發現在這些書寫中,理論與文本的交會是一種創造性的思考過程,而不是工具性的使用。創造性的思考過程會使得書寫本身也具有個人的風格。如果一開始便採用工具性的理論套用,那麼每一篇文章都會有同樣的制式規範,而會顯得毫無書寫與思考的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