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魏亦淳Sherri邀請大家觀賞三缺一劇團九月份演出!
/ 魏亦淳Sherri

大家暑假好嗎?

我是Sherri, 想請大家去看戲,看九月三缺一的新戲"大家來寫訃文"。我想了很久,要怎麼解釋請大家去看戲的原因呢?不單單只因為這次碰到藝穗節,原本就算是小眾的小劇場,票更加被分散了;更重要的是,我想你們會喜歡這齣戲。

八月初來英國繼續寫論文,所以還沒看過整齣戲正式的排練,只看過一次整排。在社教館文山分館的12樓,有點像韻律教室的空間,木質地板上用黑色膠帶標示出舞台,沒有燈光也沒有音效,演員們穿著T-Shirt和排練褲,手上還拿著腳本。很陽春的空間,不過裡面的一些台詞深深地打動我,尤其是阿嬤。

我在訃文的留言板上說:

「我覺得到我們這一代,家庭的意義很不一樣。很多時後不是聚在一起的時候才感受到家是什麼。反而是在家庭開始崩解,有人不在的時候,家的意義才特別明顯。」

我自己到了三十歲經過了我爸跟阿嬤的過世,才覺得自己比較懂得家庭之於我是什麼,而我可以怎麼樣愛他們,我又想跟他們創造什麼樣的親密關係。這正是這齣戲吸引我的地方,它是由死亡來討論家庭。我們的文化很少討論死亡,未知生焉知死,可是送走一個親人的生命,等到該面對的時候,總是有點慌亂,而這齣戲卻是用一種冷靜的態度來看待這一些。

另外一個讓我寫這封信的原因是這次奧運棒球輸得慘兮兮的體驗,連在英國都感受到一種沮喪、氣憤和濃濃的失望。我想勝負之外我們需要的是一種集體的自我肯定吧!有沒有別的方式,不是透過跟別人競爭,而追求這樣的自我肯定?我想是當我們真正知道我們在哪裡的時候。三缺一和這齣戲正在進行的這樣的問答,它在問我們是誰?地球人嗎?家是什麼?是住在哪裡家就在哪裡嗎?我們跟父母的關係是什麼?我們真的認識彼此嗎?在劇場裡從李國修的家庭劇到紀蔚然都在回答這些,可是我們這一代呢?如果不討論傳統的中國家庭,不討論省籍懷鄉,要怎麼呈現家庭之於我們的關係呢?

這一年我們在謝錦的教室裡,討論文本裡角色的處境,他們做了什麼樣的選擇,還可以有什麼樣的出路,討論著他們的家庭延伸到我們自己的家庭,和自己面對困境的疑惑,討論台灣是寶島然而到底應該怎麼樣在二十一世紀被定位…等等…等等。太多議題了,很多時候討論並沒有結束,只是暫時被放下。不過,我相信總有一些時候,這些意猶未盡的念頭會跑出來。人每天都不斷地在成長,出了教室的討論很多時候更令人期待。

所以,我想請你們去看戲,因為你們會喜歡這齣戲,因為這齣戲留了一個空間給觀眾,填進自己。我期待因為你們的參與這齣戲會延伸出更有趣的討論。

買票請洽成功(Friends06093@gmail.com),親友價四百。
或是男主角 魏雋展 88屆的 Derrick(derrick523@yahoo.com.tw)

場次如下︰
2008 / 09 / 04-05-06 11-12-13(四-五-六) 19:30
2008 / 09 / 06-07   13-14(六-日)    14:30

演出地點:
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有任何建議?要提供消息?有工作機會? 歡迎來信:D20@mail.fju.edu.tw
網頁維護:李玉鋆(Julie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