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際會(之二): 紐約曼哈頓外外百老匯前衛藝術劇場(1975-1976)
/ 巫本添

時逢際會(之二): 紐約曼哈頓外外百老匯前衛藝術劇場(1975-1976)巫本添寫於3/15/2021

1975 的九月中旬,我入學紐約大學的戲劇研究所,當年歸於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拿的是MA 學位,現在是被放到Tisch 藝術學院,稱為表演藝術研究系The Performance Studies Dept. 有學士/碩士/ 博士學位課程。

第一天去上導演史的課,興奮得幾乎忘了自己,因為我是衝著教授Richard Schechner 而來紐約大學的。

1973年 我在台灣服兵役,有段時間在桃園南崁參加工兵部隊演習,利用休假回去輔大後面位於泰山的聖本篤會尚義院,去見恩師Paul Maher 神父( 院長),在尚義院的圖書館看到Richard Schechner 所寫的環境劇場Environmental Theatre ( 1973), 才知道NYU 有這號人物,我對他在1968 年所導的Dionysus in ‘69 ( 根據希臘古典劇Euripides 的The Bacohae )更是覺得非常創新。

我所佩服的戲劇藝術家就在前面,他一開口就用我的姓叫我: WU ( 巫), 從此我在NYU 就被稱為WU。他只穿一件T shirt , 很佛教的黃色,加上一條傳統的牛仔褲,但是非常褪色的藍色,剎那看到的感覺,像那年代反越戰的抗議份子,而且極度熱情澎湃激昂。

那堂課沒有桌子椅子,全部盤膝而坐,我是必修,一半以上的人全是選修,而且都是演員,有正在念MFA acting 的, 也有外百老匯( Off Broadway ) 及外外百老匯( Off-Off Broadway ) 的演員來選課,這些人都不會拿到學位,只是來學習。我才知道NYU 研究所的特質。

他當場說我是這個研究所第一個來自臺灣的學生,也是第一個華裔以Mandarin 為母語的外籍留學生, 我當場糾正他,我第一個語言是台語, 全班大笑,他馬上加上去,化解尷尬局面。

第一堂課本來是一小時半,結果變成二小時半,直到另外的課要用相同教室。從導演理論到實際應用到劇場,都有現場介紹,演員拿著短短兩頁的內容,他即興示範如何導戲。我以為只是單純的教導戲,錯了,在下課時,他給了四頁的參考書目,至少40 本,每堂課要先念那幾本才能來上課,我只念過兩本,知道的不到10本。

我知道我從此以後的緊湊日子來臨了,因為除了上課,也要去前衛藝術劇場看表演。 當年沒有Google, 全部靠英英/英漢雙解字典,NYU 圖書館開放24小時,挑燈夜戰。我找了兩位女演員同學共同分享內容分析,她們傾力協助。一生感激。

Schechner 非常有眼光,早在1967 成立了劇團The Performance Group, 並且在SoHo 地區Wooster 街33 號買了一棟兩層的工業房子,稱為The Performance Garage. 至今仍然存在。他現在已經86 歲,而且退而不休。仍然在NYU 有辦公室,真的有影響力。

有任何建議?要提供消息?有工作機會? 歡迎來信:D20@mail.fju.edu.tw
網頁維護:李玉鋆(Julie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