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彙整   /   作家  /  Peter  Shaffer  彼得謝弗  /  作品
Amadeus
作者Author  /  Peter  Shaffer  彼得謝弗

Amadeus

 

 主題討論
本劇雖以舉世聞名的阿瑪迪斯為名,但書中主角是英年早逝的阿瑪迪斯嗎?還是晚年悽涼的薩列瑞 ?


A:
本劇以薩列瑞為敘述者,回溯他與阿瑪迪斯之間的恩怨情仇,彼得謝弗以細膩的手法呈現薩列瑞對阿瑪迪斯的複雜情感,以阿瑪迪斯的音樂天賦襯托平庸薩列瑞的悲劇,薩列瑞的嫉妒、仇恨與痛苦隨著阿瑪迪斯的光芒而加深、增厚,因此主角明顯為薩列瑞,若以心理分析來解讀阿瑪迪斯與薩列瑞的關係,可將阿瑪迪斯視為薩列瑞的自我(ego),薩列瑞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的壓抑自我,但是在阿瑪迪斯(也就是自我)出現後,薩列瑞的人格產生分裂,一方面他希望再次壓抑,但另一方面他卻藏不住自我的膨脹,而這個劇本便以薩列瑞自我與超我的拉鋸戰為主軸,持續發展,因此阿瑪迪斯扮演的應是薩列瑞自我認同過程中的重要角色,以及本劇的主要配角。

聖經中該隱與亞伯的故事,似乎可與本劇相互呼應,試討論本劇本之宗教母題 ?


A: 亞當與夏娃的兩個小孩分別為農夫該隱與牧人亞伯,一天兩兄弟分別將他們的收穫成果獻給上帝,結果上帝選擇了亞伯豐盛的供物,該隱相當的不滿,認為他的努力成果不被上帝眷顧,因而心生嫉妒,憤而殺了亞伯,薩列瑞就像該隱,他認為自己的循規蹈矩、辛勤耕耘能換得上帝的獎賞,但卻被上帝拒絕,因此計謀迫害上帝的寵兒阿瑪迪斯,使他懷才不遇,英年早逝。這兩個悲劇的主要起因是源於一種『交易』概念,他們並非誠心信仰,而是有所謂而為,在自以為是的在利益交換關係當中,若失去平衡,便會產生一種報復心態,因為認為自己的辛苦付諸流水,從而希望以另一種形式彌補,但這種關係並不符合宗教信仰的原意,該隱與亞伯的故事在聖經中的意涵是誠心的信仰,而不是利益的交換,薩列瑞與上帝一開始的關係便不正常,之後的權力交戰只讓薩列瑞身心俱疲,他的原意(使阿瑪迪斯的音樂消失)適得其反,他所謂的『勝利』卻讓他活活受苦,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作品沒落、備受良心的譴責,結果還是親手寫下自己的悲劇。
 
彼得謝弗介紹音樂神童阿瑪迪斯出場的方式相當引人入勝,該幕可說是本劇以悲劇收場的主要關鍵,試就該幕討論薩列瑞為何忌妒、甚至是至阿瑪迪斯於死地的原因。
   
A: 薩列瑞為向上帝求得名利,從年輕時便極度壓抑自我,謹守倫理道德,希望藉此獲得上帝的獎賞,得到上帝賦予的創作能力,寫出上帝之音,但是在薩列瑞見到阿瑪迪斯的第一個場景中,阿瑪迪斯正與康絲坦茲躲在宴會宮廷的一角中嬉笑怒罵,像孩子般的玩耍、吵鬧,他們的縱情娛樂在保守壓抑的薩列瑞眼中,極微不不適大體,但另一方面他們也代表薩列瑞長期壓抑的『自我』,阿瑪迪斯與康絲坦茲坦承面對私人情感,絲毫沒有任何掩飾,似乎就是薩列瑞最深沈自我的表現,表面上的薩列瑞克制自己對凱特麗娜的慾望,抑制對他人的感受,將最真實的自我隱藏起來,他認為這樣的犧牲,可以博得上帝的寵愛,成為祂的代言人,但是上帝卻選擇了同時與凱特麗娜和康絲坦茲交往的阿瑪迪斯,偏坦這個將自我赤裸裸攤在陽光下的怪才。除了情感上的壓抑,阿瑪迪斯在音樂上一樣絲毫不加掩飾,他對自己的信心,在賣弄自己的音樂天分時,表露無遺,在看過一次薩列瑞為他所做的歡迎曲後,能立刻背誦彈奏,甚至還加以修改,使其音符增添了色彩、更加活潑、且富有變化,讓薩列瑞無以自容,薩列瑞以為更殘忍的是他竟成為這個頑童的唯一知音,這讓他的嫉妒心戲劇化的膨脹,認為是上帝對他的諷刺,而且皇帝對阿瑪迪斯的欣賞,也讓薩列瑞對自己的名利產生了危機感,薩列瑞與上帝戰爭加上他捍衛自己利益的決心應是造就阿瑪迪斯悲劇的主要原因。
 
   
 導讀問題
  1. 本劇雖以舉世聞名的阿瑪迪斯為名,但書中主角是英年早逝的阿瑪迪斯嗎?還是晚年悽涼的薩列瑞 ?

2. 聖經中該隱與亞伯的故事,似乎可與本劇相互呼應,試討論該故事母題與本劇的關係。

3. 彼得謝弗在劇本中呈現出對神不同的看法,有些看法甚至呈兩極 ( 尤其是薩列瑞與神之間的約定 ) ,試就其討論之。

4. 全劇緊扣薩列瑞和神的宣戰,你認為最後是誰贏了這場戰爭 ?

5. 阿瑪迪斯在聽到父親死訊時相當自責、懊悔不已,薩列瑞趁機向他伸出援手,甚至表示希望阿瑪迪斯將他當成父親,但結果未竟,試針對此三名角色的父子關係討論之。

6. 為何薩列瑞要假裝與阿瑪迪斯親近,他只是為了贏得阿瑪迪斯的信任嗎 ? 還是另有其他原因 ?

7. 彼得謝弗介紹音樂神童阿瑪迪斯出場的方式相當引人入勝,該幕可說是本劇以悲劇收場的主要關鍵,試就該幕討論薩列瑞為何忌妒、甚至是至阿瑪迪斯於死地的原因。

 
   
 
   
     
     
 
   
 
   
 
  導讀
導讀問題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