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彙整   /   作家  /  John  Donne  約翰.唐恩  /  作品
The Canonization
作者Author  /  John  Donne  約翰.唐恩

The Canonization

 
主題
意象
推理方式
 
主題
 

這首詩將凡俗的愛與神聖的愛相提並論。詩中人認為他與他情人之間的愛,雖然在名利上毫無益處可言,但也不致釀成巨禍;相反的,他們的愛情經過結合的過程終將昇華,而進入永世不朽的神話境界;換句話說,凡俗的愛透過熱情的鍛鍊,必能脫胎換骨,轉化為神件的情愛,並作為凡人瞻仰的榜樣。從另一個角度看,捨棄人間的功名,而追求愛的理想,末了所得的報酬勢將遠勝過當初捨棄的一切。 

 TOP
意象
 

雖然這首詩使用的意象相當混雜,但經過詩中人精心安排,不但有條不紊,更能愈演愈盛,而言無不盡地寫出愛情的熾烈與崇高。

第一段的意象幾乎囊括了人生一切的經驗──如愛、病、老、財、智、祿等等。愛情算是獨立一格,而其他各種經驗則屬第二類。詩中人寧可取前者可捨後者,表示他對愛情的執著。

第二段的意象大抵彼特拉克傳統(Petrarchan convention)中愛的公式──男人嘆氣成風暴而吹翻船,淚下如大雨而濫成災,心灰意懶而致冰天雪地,滿腔熱情而瘟疫肆虐。基本上這些都是誇大之詞,但Donne應用得法,透過這此浮誇的意象,言下之意似為,即使我們的愛情再荒謬,茺謬得像中古世紀對愛情虛妄不實的看法,即使如此,愛情也是無害的。

第三段的意象大致上環繞死與復活這兩個意念,而這兩個意念並不抵觸,甚至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首先談死,這個字本身一語雙關;既指死亡,又影射性行為(因為依當時盛行的觀念,每度雪雨都象徵某種程度死)。此段中與死亡有關聯的字除「死」之外,另有「飛蛾」、「蠟燭」、「鳳凰」。其次談復活,依Donne的看法,經由愛的結合,情人可得新生,而這種過程是神奇而不可理喻的,正如鍊金術之玄秘(老鷹與鴿子據稱為煉金過程中兩階段之術語)或鳳凰之雌雄不分(但能自焚而獲新生)。而尤值得一提的是,Donne利用鳳凰這個意象,能不落言詮地把死與復活兩個意念解釋為一體之兩面,不但不抵觸,而且還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第四段的意象集中朝死的方向發展,但此處死後的結果不僅是復活,更進而能蒙冊封成聖;也就是說,在第三段中,死而復活雖然是愛情的真諦,但這種補償僅限於情人兩者之間,這種報酬只局限於小我,並不受到大眾的景仰。到了此處第四段,詩中人興勃勃地辯稱:愛情固然會導致死亡,可是只要一旦列入愛情的史藉(以情詩營築一個小室),情詩勢將轉化為聖詩,創立一種奇特的愛情宗教,他們兩人也終將順理成章榮受冊封,把在凡間所遭受的損失,在天堂中加以補償。

第五段把全詩錯綜雜亂的意象加以統一:兩個情人合而為一(作為對方的隱居處),情人將全世界的靈魂壓縮為一,情人的眼睛容納世界的一切,而世人更希望情人能賜給他們一個天國的愛情典範。此一典範也可以說是上帝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愛。

總結說來,全首詩的意象可分兩組:一、平凡的;一、神聖的。但這兩組意象在上下文,並不可能截然分開,進一步言,這兩組意象之相互應和、相互映輝,正是全詩剛韌的活力所在。

 

 
 TOP
推理方式
 

按推理方式,這首詩可分三個單元:一、第一、二段(一至十八行);二、第三、四段(十九至三十六行);三、第五段(三十七至四十五行)。第一單元中說話人呼籲外人自謀發展,而不要干涉他們的愛情(一至九行),因為他們的愛情再荒唐也不致於貽禍世人(十至十八行);第二單元中說話人將他與情人間凡俗的愛情加以提昇,進入如鳳凰般的神秒境界(十九至二十七行),同時,他們的愛情若不得世人的諒解,他們寧可為愛而殉道,以便受冊封為聖徒(二十八至三十六行);第三單元中說話人保持漠然的態度,聽他人對他祈求說:聖人,請自上天索取愛情的型式給我們吧。

從表面看,這三單元並無絕對的因果關係,而發展的方式似乎是迂迴,而目直線式的。但由於詩中人與情人之間一般熾熱的感情,第一單元中自衛性的辯解,到了第二單元中經過一番蒙歡女愛而把自己提升至神話的崇高境界,也是順理成章地,第三單元的懇求,轉變為第三單元中的尊榮;第一單元對世間榮華的捐棄,到了第三單元中以情人眼睛的小千世界,涵容鄉、鎮、宮廷之大千;兩個單元之間差距非常大,可是事實上依據基督教的教義,放棄世間榮華而皈依上帝,倒也能重新擁有世界,因此這個差距乍看很大,事實是微不足道的。

 
 TOP
   
  文本
導讀
  導讀問題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