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彙整   /  理論家  /  Antonio  Gramsci  安東尼歐.葛蘭西
Antonio  Gramsci
安東尼歐.葛蘭西
圖片來源:http://www.soc.qc.edu/gramsci/
資料提供者:Kate Liu/劉紀雯;Diane Kao;Wen-ling Su
關鍵字詞:Italian Socialist;Political Theorist and Activist

Diane Kao Wen-ling Su 編譯

July 20, 2009

安東尼奧‧葛蘭西

Antonio Gramsci

成長背景

共黨生涯

西方馬克斯主義

知識分子

文化霸權

參考文獻

理論家著作

相關網站

台灣博碩士論文應用實例

 

成長背景
 

安東尼奧‧葛蘭西(1891-1937)出生於薩丁尼亞島(Sardinia)一位少數族裔的次級政府官員家中。他的學校教育在他12歲時中斷;他在父親因故入獄後被迫一週工作六十小時來負擔家計。葛蘭西孩童時期曾受到肺結核的侵襲而使得身體殘缺,不但駝背而且發育不良,只有四尺十吋高。

他在得到為數不多的獎學金後便於1911年離開薩丁尼亞,前往杜林大學(University of Turin)就讀。法雅集團(Fiat)的工廠重鎮杜林是一個高度工業化的義大利城市,同時也是工廠勞工發起的激烈社會運動的起源地。1914年時葛蘭西已經是一位忠誠的社會黨(PSI, the Italian Socialist Party)黨員,1916年十二月時他更進一步成為社會黨官方報紙的編輯。此後六年,他替許多左派刊物當政治新聞記者和編輯。

TOP

共黨生涯

 

身為俄羅斯革命運動的熱忱擁護者,葛蘭西自然相信義大利的社會革命也即將展開。1920年九月因資方試圖封閉工廠,法雅的工人佔領了工廠並自行生產車輛;同年社會黨分佈在各行各業的工會裏的黨員已經超過了兩百萬人,然而全體黨員的數目在墨索里尼(Mussolini)的法西斯主義(Fascist)開始盛行後急速下降。

 

信奉法西斯主義的國族主義者大力鼓吹帝國的榮耀以及義大利羅馬時期的成就,藉此轉移注意力,事實上他們使用軍國主義手段嚴格控管勞工和其他潛在的異議份子。當支持法西斯主義的民眾逐漸增多之時,左派團體對於如何回應也出現了內鬨的情形。1921年葛蘭西和他人共組義大利共產黨(PCdI, the Communist Party of Italy)

 

像歐洲其他的共產黨組織一樣,義大利共產黨向莫斯科尋求經濟和思想上的奧援。19221923年葛蘭西有大半的時間都在俄羅斯度過,新就職的義大利法西斯政府發出一道逮捕他的通緝令。1924年被共產黨選票選入國會的葛蘭西回到義大利任職,受到國會豁免權的保護,暫時免受政治迫害。墨索里尼於次年宣佈成立一黨專制政府,葛蘭西的行動受到警察監控。共產黨的主席(包括葛蘭西在內)1926年十一月被逮捕,並於1928年六月共同接受審訊。

 

葛蘭西被判二十年徒刑。他因健康不佳的因素於1937年四月提前出獄,然而在重獲自由後不到兩星期內便過世了。在健康惡化之前,葛蘭西在獄中有四年(1929-33)獲准寫作,在嚴密的檢查制度與非常有限的資源下,寫了四冊共三十幾本Quaderni del carcere (獄中札記》;英譯The Prison Notebooks),預定的主題包括義大利知識分子的歷史、義大利劇作家皮藍德婁(Luigi Pirandello)的劇場、比較語言學與義大利唯心論者克羅齊(Benedetto Croce)的哲學。《獄中札記》在他身亡後問世,使他成為知名的社會和文化理論家。

TOP

西方馬克斯主義

 

「西方馬克思主義」(Western Marxism)是二十世紀德、法、英、義左派知識份子作品的通稱;葛蘭西是其中的指標性人物。這些理論家有一個共同關注的課題:為何馬克思預測的工人階級革命並沒有在西歐發生?

 

馬克思思想的傳統派聲稱政治行動和知識信念都是衍生自經濟利益。俄國布爾什維克(Bolsheviks蘇聯共產黨的前身)便是因為篤信這個理念而1917年發動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因為資本主義有違工人的經濟利益,而工人數量也遠較其僱主來的多,無產階級(proletariat)革命不僅勢在必行還極可能成功。

 

但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觀察到,許多工人對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不是漠不關心就是帶有敵意;他們甚至會支持法西斯黨,即使該黨政策明顯地和工人利益發生衝突也不在意。因此,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經濟利益僅是激發行動的一部分原因,而非全部原因;文化因素也同樣重要。因為注意到文化對於態度和行動有深遠的影響,西方馬克思主義在文學和文化研究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TOP

知識分子

 

身為一位政治運動的領袖,葛蘭西經常反覆思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他認為知識份子首要的功能在於組織、教育和領導群眾。他們是任何一個團體取得歷史主導權的關鍵,因為唯有他們能說服人民從事政治活動。他將知識份子分為兩類:傳統(traditional)與有機知識份子(organic intellectuals)。前者為維護現有社會組織的中堅份子,包括學校、各政府單位、教會支派、公司、軍隊、新聞、法律系統等。甚至作家、哲學家和藝術家,如果他們擁護原有的社會體制,也可歸類為傳統知識分子。相反地,有機知識份子則屬於反對現有機制的新興團體成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要為這些先前受到壓抑的團體發聲。有機知識份子經常積極研究傳統知識分子的意識形態,以便瞭解並說服他們,企圖最終使他們轉換立場,成為有機知識分子的成員。

TOP

文化霸權

 

葛蘭西主張用動態的「歷史集團」(historic bloc)取代古典馬克思主義裏僵化的「階級」的概念。即便同樣是統治階級,在不同的歷史情境與脈絡裏,也可能運用不同的政治和文化工具獲得支配權。因此,葛蘭西反對階級決定論,而認為特定的「歷史集團」是否能在社會上取得優勢,端視組成此集團的知識份子是否能有效地爭取更多的文化籌碼,在公領域的辯論與鬥爭中勝出,成功地說服群眾採納他們的政治主張和文化價值。

 

另一方面,葛蘭西也主張用「文化霸權」(hegemony)取代傳統馬克思主義裏「意識形態」的說法。他認為僅靠武力革命取得的支配權絕對無法長久,解決之道唯有用間接與緩和的方法「製造」人民的認同,使人民自動自發地歸附依從,在此他認為最成功的典範即是傳統的天主教教會。任何革命在獲得任何實質勝利之前,都必須先取得這樣的「文化霸權」。但人民的想法會隨時改變,不同的「歷史集團」始終虎視眈眈,企圖改變或左右民意,因此即使獲得「文化霸權」,充其量也不過是獲得暫時的允諾(consent)

 

因為葛蘭西的關注焦點在取得政權,並主張由少數菁英份子由上而下操控民意,批評者多半認為他的理論有馬基維利式(Machiavelli)的反民主傾向,且容易排擠經濟、倫理與正義等問題。然而,葛蘭西的動態社會觀還是對傳統馬克思主義做了很重要的修正,對當代英國的後馬克思主義與文化研究學者影響甚鉅。

TOP

參考文獻

 

Leitch, Vincent B., ed. 「Antonio Gramsci.」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New York: Norton, 2001. 1135-36.

Gramsci, Antonio. An Antonio Gramsci Reader: Selected Writings, 1916-1935. Ed.

        David Forgacs. New York: Schocken, 1988.

<葛蘭西>。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3486.htm

裡面有一篇《馬克思主義思想辭典》簡介葛蘭西生平的譯文。

王美璿。《獄中劄記》書評。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http://140.115.170.1/Hakkacollege/big5/network/paper/paper18/21.html

TOP

理論家著作

 

Gramsci, Antonio. Letters from Prison, Volume 1. Ed. Frank Rosengarten. Trans. Raymond Rosenthal. New York: Columbia UP, 1993.

---. Letters from Prison, Volume 2. Ed. Frank Rosengarten. Trans. Raymond Rosenthal. New York: Columbia UP, 1993.

---. Prison Notebooks, Volume 1. Ed. Joseph A. Buttigieg. New York: Columbia UP, 1991.

---. Prison Notebooks, Volume 2. Ed. Joseph A. Buttigieg. New York: Columbia UP, 1996.

---. Prison Notebooks, Volume 3. Trans. Joseph A. Buttigieg. New York: Columbia UP, 2007.

---. Selections form the Prision Notebook. Ed. and trans. Quintin Hoare and Goffrey Nowell Smith.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1.

TOP

相關網站
 

Antonio Gramsci.」 Prepared by Monica Stillo.

http://www.theory.org.uk/ctr-gram.htm

介紹基本概念,但書目已過時

 

「Antonio Gramsci Internet Archive.」 MIA Library.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gramsci/

可在線上閱讀葛蘭西著作英譯的網站。有Frank Rosengarten 執筆的一篇

簡介。

 

Burawoy, Michael. 「Antonio Gramsci and His Legacy.」

http://burawoy.berkeley.edu/syllabus/gramsci_syllabus.pdf

 

Burke, Barry. 「Antonio Gramsci, schooling and education.」 from 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1999, 2005.

http://www.infed.org/thinkers/et-gram.htm.

 

「Gramsci Links Archive.」

http://www.victoryiscertain.com/gramsci/

具有相當豐富的葛蘭西相關書目及評論文章。

 

International Gramsci Society (ISG)

http://www.internationalgramscisociety.org/

ISG為一非營利組織,於1989為促進對葛蘭西思想之成員間的通訊及訊息分享而成立。近年葛蘭西研究的相關文章。

 

「Notes on Gramsci's concepts.」 Prepared by Carl Cuneo.

http://socserv2.mcmaster.ca/soc/courses/soc2r3/gramsci/gramindx.htm

 

Resources on Antonio Gramsci

http://dragon.soc.qc.cuny.edu/gramsci/

TOP

台灣博碩士論文應用實例

 

張譯雲著。〈《使女故事》中女性對男性子宮歆羨的顛覆〉(Women's Subversion of  Men's Womb Envy in The Handmaid's Tale)。中興大學外文系碩士班論文,2006

論文嘗試說明愛特伍德的《使女故事》中子宮歆羨的現象。論文於第一、二章先行討論男性渴望掌有權力的成因。於第三章使用葛蘭西之霸權理論探討小說中男性合理化自身行為之方法及使女性服從他們制定的規則的方式。

TOP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