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首頁   /  Gender Studies 性別研究  /  理論家  /  Griselda  Pollock    /  作品
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 ( Vision and Difference: Femininity, Feminism, and Histories of Art)
理論家 Theorists  /  Griselda  Pollock  
未命名 2

黃知宥(Didier Huang)摘要

July 2010

 

Griselda Pollock(1949-)為著名的女性藝術史學者,目前擔任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美術系社會與批判藝術史教授,其著作等身,尤以女性主義介入藝術歷史的論著影響深遠。2010年一月初應中研院歐美所與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共同邀請首度來台發表演說並舉辦「西洋藝術史經典學者工作坊」,與台灣學界分享其對藝術創傷精神分析最新的研究成果。

 

《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

 

Griselda Pollock1988年在其名著《視線與差異》一書當中所提出以「女性主義干預藝術歷史的行動」,主張女性主義者應挑戰與阻斷正典的大寫藝術史(History of Art)單一化的問題,重新定義長久以來藝術史這門學科所教導我們關於西方藝術史的知識。而所謂的女性主義干預行動(feminist intervention)必須被置放於1980年代以降「多重歷史」概念覺醒的脈絡之下來看待,即意識到想像「他/她者」的必要性。Pollock認為「藝術史並不是一個中立的學科。它是一種觀看過去的意識形態觀點,將創造力讚頌為純然的陽剛氣。」(2) 所以並不是有了藝術史之後,便自然會出現女性藝術 (Women's Art)或是女性主義藝術史 (Feminist Art History)這樣的次範疇。就Pollock看來,女性藝術家沒有辦法被放入藝術史的原因,正因為「藝術史是個奠基於陽剛創造力與陰柔劣根性之上的迷思論述」,它在無形之中賦予男人權利,並把所有陰柔的事物都界定為欠缺知性或真正的天才。為此,Pollck從女性主義理論和婦女運動的空間出發來挑戰由男性所建構的藝術史,為藝術研究揭示了一種全新的研究方法和不同於過往的範本。

美國的女性藝術史學者Linda Nochlin1971年率先發難質問: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 已成為當代研究女性主義藝術史的一篇經典文本。雖然在此同時,Pollock還是一名研究生,卻深受Nochlin的影響,就此將關注聚焦於「討論藝術再現的語言與資本主義父權社會意識形態以及性差異結構之間細緻而繁複的糾葛關係」(9) Pollock指出,Nochlin早已警告我們:嘗試去找出女的米開朗基羅無疑是參與了一場毫無勝算的遊戲。因為所謂的偉大(greatness),早已被男性所定義了。若我們執意想要回答「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這個問題,只會盡顯女人的劣勢,進而更加鞏固和複製男性藝術家以及男性藝術的常態地位。這樣的問題早已預設了答案-女人不會是足以名垂青史的藝術家,因為她們沒有與生俱來的稟賦(也就是陽具)。因此,Nochlin開始號召典範的移轉,她認為我們需要從關係著女性藝術家問題的角度,還有從藝術史此一學科重要問題的形成過程中,揭發偏見與謬論。而女性主義藝術史批判,便是她所倡議的一種介入方法

在《視線與差異》中,Pollock透過討論歐美藝術家如何經由視覺編寫的秩序以及藝術史學者與藝評家如何經透過對於女性陰柔氣質的刻板化書寫,進而塑造且神聖化藝術展業中的陽剛性格,使其成為宰制力量,然後使得女人在整體的藝術產業中逐漸被排擠、物化、甚至污名化。這不僅是藝術史內部男人與女人之間存在之悖反性問題,也是多數學科裡不可輕忽的結構性性別歧視。Pollock認為轉移藝術史的典範這個觀念所牽涉的層面,不能僅單就在既存的範疇和方法中去增加女人和她們的歷史這類新資料而已,她認為馬克思史學的理論和方法論上的論戰,對於生產一個女性主義典範作為研究藝術的資源,是非常適當且重要的。她說:「一個女性主義的歷史唯物論,不僅僅只是用性別取代階級,還要在所有形式的歷史實踐當中,解析階級、性別及種族之間繁複交雜的互賴關係。」Pollock進而主張,我們要採取對於性別權力(gender power)和性取向(sexuality)的肯定,因為它們作為深具意義的歷史驅力的地位,應該和馬克思主義以及其他形式的社會史與文化分析中所推崇的原型一樣重要。(8)

在藝術史裡,Pollock認為我們即便已經詳細記載了有關於女人的藝術活動,並且一再地暴露那些拒絕肯定女人參與文化的偏見,但是女人和藝術的課程在很多時候仍然沒辦法取代主導的典範,仍只是存在一個邊緣的空間。因此,她提出以女性主義的干預行動(feminist intervention)要求認知到性別間的權力關係、凸顯男性權力的運作機制、性差異的社會結構,以及文化再現在該建構中所扮演的角色 (12) 。在Pollock為我們詮釋的藝術史和藝術評論之中,我們得以更加了解女人在變化中的歐美父權社會裡所經歷、所期盼的未知歷史,也讓她所討論的女性藝術家如Mary Cassatt, Berthe Morisot, Mary Kelly…等人有了聲音與主體性格。做為歐美藝術史界裡的「女性主義經典」,Pollock的《視線與差異》為我們展示了女性主義對於藝術史所創造出的詮釋與差異,即便Pollock近年來的研究方向有了轉變,但她的終極關懷仍是不變的初衷。

 

參考書目

Pollock, Griselda. 陳香君譯。《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遠流:台北,2000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