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尤韓那斯之情歌〉
是旻娜•洛伊在經歷和義大利「未來主義」的種種交纏後,有感而發的諷喻組詩。儘管當時「未來主義」領導者 Marinetti 和 Papini
在藝術上所追求表現的動能和多角透析的視野,以及在文學上所主張的叛離傳統、革新語言等訴求深深打動影響了洛伊,但是他們一昧強調速度力量卻忽略人性,簡
化甚至機械化慾望需求,演變到最後成了好戰份子和厭惡女人的歧視者,終究和洛伊女性自覺的部分背道而馳,分道揚鑣。因此
〈致尤韓那斯之情歌〉裡擁有高度自尊的男主角 Joannes (音近似 ”Your Highness” 「國王陛下」) ,被視為是
Marinetti 和 Papini 等人的化身。在三十四首組詩中最常被論及的是第一首情歌,開場的第一段詩節便徹底打破了傳統情詩 /
商?從男性詩人角度出發,傾向美化距離化被愛者的形而上自囈,轉而從女性的邊緣位置,揭露愛情背後糾纏的性驅力、肉體慾望以及理想神話。因此象徵愛情的代
表不再是童趣的邱比特,而是充滿肉慾的「豬鑼邱比特」,求愛的行為也從文飾有禮的單相思變成了「用玫瑰色豬鼻 /
拱攪著情愛垃圾」的性行為。然而洛伊情詩的複雜性在於,她不僅用荒謬可笑的語調意像展現被迴避掩蓋的性事,來反唇相譏「很久很久以前」自古以來被簡化美化
的情愛層次,還藉此帶出了和原始慾望驅力並存不悖,墜入情網後依舊存有的「幻想」和「白色星頂」的純潔天真。這也是為什麼第一個詩節中的意像總是在肉體和
精神性中徘徊,辯證了愛情包含種種有形無形的慾望和超越性的矛盾本質。
而第二個詩節便是女性愛人藉由描繪性愛的高潮,試圖接近「超越性」經驗的嘗試。和尤韓那斯肉體上的結合或許可以
成就一個新的自我,正如「發光信號的中心眼」 (Bengal light
屬十九世紀用語,意指煙火或者是發信號所使用的火焰,製造出穩定而明顯的藍光, Conover 192)
到達「煙火中的永恆」。因為在性愛交歡激烈處,兩性同時經歷兩個體霎時的消失和融合,成就「海洋中的星群」,既意味精子卵子接觸的生理現象,又暗示背後超
越個體存在的可能性。然而無論是「信號」、「煙火」或者是「星宿」都是短暫且充滿變數的現象,等到高潮過後,殘留的不過是不比「一淌口水」新鮮的「河流」
死水。洛伊每每在呈現一個面向後,不忘清醒的指出另一個面向:「這些是值得懷疑的地方」。整首詩進行至此,不但質疑了傳統情愛言談的虛偽和片面,更近一步
調侃解構了女主角自己原先存有對於肉體轉化潛力的寄寓,原來無論是哪一種論述都無法完全捕捉還原情愛關係的真實面貌。於是在最後一個詩節,女性愛人的聲音
從原本的嘲諷奔放、熱情洋溢轉變為認清事實後的壓抑而冷靜的語調,尋求的不再是各種「經驗的召喚」,因為無論是哪一種似乎到頭來總是讓她幻滅受傷,於是她
選擇了自我保護,寧願回歸潛意識的朦朧狀態,「宛如處女一般」的無知空白,也不願再迷失於「五光十色的玻璃」,看不清也看不穿任何真相。如此
無法統整、分裂不穩定的主體聲音可視為 洛伊對
於任何意識形態以及論述權威,無論是「羅曼史」或「反羅曼史」,的根本質疑和抗議。照本宣科被洗腦的下場,或許真會像女主角最後無所適從般的完全退縮封閉
任何接觸或者關係。
除了在語調上的矛盾曖昧,
〈致尤韓那斯之情歌〉的第一首詩在形式語言上也呼應了破碎片面的內容和無法統整的主題。
受到「未來主義」對於摒棄傳統文字追求新形式的影響,洛伊的詩經常使用缺乏主語動詞,只留下片段的名詞或者子句的句構,加上大量鑲入空格留白甚至抽象破折
號等非文字的符號,使得整節的詩句顯得支離破碎,相互詮釋卻又彼此孤立離散。另外在讀詩的聲音和韻律性上,也因為眾多的爆裂音
(“s”,“p”,“b”) 和長音節用字 (“
appraisable”,“mucous-membrane”,“Constellations”,“subliminal”和
”Experience ”) 顯得齲齬嘈雜而斷裂,無法連貫繼續,因此被形容是「萬花筒」 (kaleidoscope) 或是「拼貼畫」
(collage) 有如馬賽克玻璃的詩,這個語言特色也讓洛伊的詩學從現代跨越到「後現代」的領域,「亦即從操縱人的理性與對總體性
(totality)
的迷戀中覺醒;進入後現代意義浮動的多元世界中,也就是身處生活方式與語言遊戲的異質範圍,已經放棄了使它本身總體化與合法化的懷舊渴望。【
Terry Eagleton , ”Awakening from Modernity” ,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20 February 1987 】」 ( 周學信,〈後現代主義與台灣社會〉) 。儘管在
〈致尤韓那斯之情歌〉中,對於無論是總體性或者多元性,懷舊渴望或者離經叛道,都暗中顛覆予以問題化。 |
Conover,
Roger L. Notes. The Lost Lunar Baedeker . Ed.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6. 175-218.
周學信。
〈後現代主義與台灣社會〉。 台灣心靈小憩網站。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四日 。
<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hkshp/newsgroup/postmodern.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