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彙整   /  概念  /  後現代主義相關資料:6.Postmodern space
資源型式: 作
提供者:朱衣仙
            

朱衣仙

May, 2007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資格考

 

後現代空間

 

試題:在後現代性影響之下﹐後現代空間的特色為何? Henri Lefebvre 為主要理論基礎之一的後現代空間研究如何定義空間與空間再現(representation of space) 為什麼Edward Soja 主張「沒有非空間化的社會現實」 (“There is no unspatialized social reality” Soja, 1996, p. 46) (上下文︰“Social reality is not just coincidentally spatial, existing 'in' space, it is presuppositionally and ontologically spatial. There is no unspatialized social reality. There are no aspatial social processes.”) 這些主張和你處理後現代空間的方法有關嗎?有或沒有,請解釋之。如果沒有,請提出你的空間研究方法學。

 

一、在後現代性影響之下,後現代空間的特色為何?

要說明在後現代性影響下,後現代空間的特色,必需先單解釋何為後現代性 (postmodernity)

 

1.1後現代性﹕

「後現代性」主要是指西方的資訊與消費社會這個歷史與文化時期,所顯現的在藝術、文化、政治、經濟與社會各領域的複雜變遷現象,以及資訊社會所產出的生活型態與文化。這段時期雖沒有明確的時間分隔點,但大致依論述範圍的不同,被指為始於196019701980年代 (Brooker 308)。這些出現在各領域的現象雖各有面貌,但可以從中析解出許多共同的特質,這些特質大致上包括﹕解構大敘事、異化、多元、開放、擬象、拼貼、諷擬、流離、變動等樣貌。在傳統地理學的領域,也出現論述來析解與空間相關的後現代觀察。

1.2 後現代空間﹕

後現代空間是一種社會學關注與描述下的空間。對後現代空間現象的描述之所以可能,在於幾位學者,將傳統視「空間」(space)  為一種物理性存在的這種觀念,加入了「社會」這個面向後所觀察到的由後現代社會生產出的空間,可以稱為後現代空間。要深入說明後現代空間,必須先描述傳統的「空間」觀念。

1.2.1 傳統的空間觀念及其侷限性

空間這個術語,因為牽涉各種複雜的因素,目前並無公認的唯一定義。但傳統上有兩種主要的觀點,一是牛頓 (Isaac Newton, 1642-1727)所認為的「空間是一種物理的事實,不受感知方式影響」的看法。另一是康德 (Emmanuel Kant, 1724-2804)所認為的「客體是作為感知者的想像之產物而存在的,所以是一種概念」的看法 (Cavallaro 179)。我們可以進一步藉由「空間」概念轉變的過程,來理解「後現代空間」的意涵與特質。

a. 歐基里得 (330?-270? BC)與地圖學式空間

關於空間的定義,目前所獲有的最早資料是歐基里得以科學系統對空間進行的解釋。他認為空間是感知的,空間感是人對物體進行定位的過程,而這種過程是不確定的,依賴於感知者的狀況而定。所以,真實的空間實際上是不穩定的,可作多種的解釋,取決於觀察與描述的方式 (Cavallaro 177)

因此,歐幾里得試圖以幾何學方法以帶有不變參數的圖形來描繪空間,讓空間變得統一而穩定。這種抽象的理想與模型是所謂的「歐基里得空間」(Cavallaro 177)也就是地圖的一種。般來說地圖以系統的方法把世界理性化,並固定於穩定的意象中,但實際上意象世界是變動的,所以地圖並不能中立客觀地再現其所描繪的空間 (Cavallaro 178)。然而地圖卻總是以精確的面目呈現,目的在於賦予人們的空間感固定的意義,使人們產生「空間是可以被完全探索與控制的」這種幻覺 (Cavallaro 178)。地圖還可能是根據特定文化需求所構築出來的世界,成為重要的意識形態工具 (Cavallaro 178)而且這種幾何式的空間概念無法與具體生活產生聯繫 (Lefebvre 19742-6)

b. 笛卡爾主義的空間觀

從「我思」出發的空間關,也就是後來康德、胡賽爾(現象學)延續發展的空間觀。將空間視為人類心靈的範疇,或是心靈作用的產物。但這樣的空間關難以處理自我和他人、自我和社會、主體和客體的鴻溝 (Lefebvre 19741-6)。另外和笛卡爾主義有密切的聯繫的語言學、文本主義取向的空間觀,雖打開很多分析上的新方向,但和笛卡爾主義的空間觀面臨相同的問題 (Lefebvre 19743-5)

c. 科學、實證主義

將空間視為客觀的實體,這種觀點忽略空間具有文化、價值上的意義 (Lefebvre 19747-9)

d. 地理學關注下的空間

相對於「地圖」所具有的意識形態,地理學關注自然界與人類世界的關係。既關注各地的自然界的差異,也關注構想出來的差異。這樣的地理學長期受制於對特定地區、地點與特定人群的獨特性關注。直到1960年代,一些地理學家轉而關注普遍性的法則,認為這些法則可以支配空間中的社會組織,注重空間構成如何影響所有人類行為。但是這類地理學卻忽視與特定地區自然環境、政治環境相關的文化差異 (Cavallaro 179)

1.2.2  傳統空間理論其他的侷限性: 
唯心論迷思從意識和存有的一致性出發,視空間為透明、可瞭解的。唯物論迷思則視空間為具體的、實在的,這使得人們無法體認到空間的社會性與生產性。這與從黑格爾到尼采,關於歷史(時間)的理論不停的被發展。然而關於結構(空間)的理論卻沒有充分發展有關 (Lefebvre 197421-24)

1.2.3空間的社會維度

直到晚近 (1974之後)人們才承認空間的社會維度。人們逐漸意識到空間是種種文化、政治、心理等現象的化身,所以空間經常是社會性的。空間的構造、空間的體驗、形成空間概念的方式,在個人生活和社會關係的塑造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對空間的社會維度提出了許多理論,開啟了後現代空間論述的可能。索雅(Edward W. Soja)以列斐伏爾的學說為基礎,結合以傅柯(Michele Foucualt)的異質空間論述,運用於對洛杉磯及洛杉磯空間再現的觀察,發展出歷史性社會性空間性的三元交織辯證的空間觀,進一步開啟了後現代空間論述的可能性。以這三種向度觀察出的資訊社會生產出的後現代空間,大致有一些基本特質與基本類型﹕   

1.2.3.1 後現代空間的基本特質﹕

a. 異質並容﹕認為空間從來都不是單一的現實,有許多具異質性的空間,容許全然不同的現實在並不確定的界限內相遇、相融合,因而創造出一個異質雜混的複合性社會空間 ,傅柯的異質空間論述呈現了後現代空間的這個向度 (Foucault 399-409)

b. 將城市視為文本化的身體﹕後現代空間觀將城市視為一個我們從裡穿過時自己編織的敘事網絡。迪塞多 (Michele De Certeau) 的《日常生活的實踐》把漫步描繪為不斷創新的路線,以便重新標繪空間的過程,人們無須藉由身分認同、身體、主體認同以及知識與權力的關係做僵硬的劃分 (Cavallaro 185)[這種空間觀也是一種後現代式的認同觀] 城市是語言難以描述的記憶之所,因為漫步是暫時的、曇花一現的實踐 (Cavallaro 185)

c. 空間掌控了時間﹕後現代主義做為廣義的文化現象使時空關係更加複雜化,後現代主義提供的是「瀰散的地理學」,在這樣的地理學下,空間吞併了時間和運動 (Cavallaro 187)。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們普遍傾向於質疑並重新審視基於進步和合理進化觀念下所書寫的歷史,該類型的歷史書寫,是重視時間作用的 (Cavallaro 187)。這使得被用來表達線性因果的「時間」為空間化的形式所取代。 從傅柯(Michel Foucault)、索雅(Edward Soja)到詹明信(Frediric Jameson)都有這種說法的提出。

d. 強調記憶後現代空間觀強調「記憶」在空間把握上的關鍵作用,集體意象的承載物,即使個人的記憶也會不斷轉化為公共的信息 (Cavallaro 187)

e. 無地方感﹕以超空間(hyperspace)為代表的後現代城市的置換與無邊界形象,使得此類城市的概念可以擴張為後現代全球化空間,在其中時間轉移為空間、身體轉移為電子、缺席轉移為在場 (Olalquiage 69 轉引自Cavallaro 188)

f. 開放性﹕後現代城市經常被批判為「無認同」空間,但這是以集體認同名義下所強調較為單一的「文化特性」為觀點所做的批判。Olalquiage則以另一種角度來看待後現代城市,他認為「身分想像需要的不是清晰的邊界,而是一幅殘缺的地圖」。那些殘缺的、外來的、異己之物,並非外在於自我、城市與身體,是後現代都市充滿異質性文化的一部份。這意味著後現代空間接納多重主體,拒絕進行制式分類。這類都會城市體現了後現代主義的多元並置、對層次的消解、對邊界的忽略等特質(Olalquiage 69 轉引自Cavallaro 188)

1.2.3.2 後現代空間的幾種主要類型可以幫助了解後現代空間的特質

a. 流動空間 (space of flow),卡斯特所描述的後現代空間類型。「流動空間」的概念是柯司特 (Manuel Castells1942- ) 所指出的後現代中都市去地方化的特徵。在討論全球化問題時,「流動空間」的理論經常有助於解釋許多現象。柯司特論述中的「流動空間」一詞有兩層意涵,一是指以快速為目的的網絡 (network); 另一是只在此快速網絡下,其節點(node)所逐漸呈現的「趨於共相、無個別性」特質,我們也可將之稱為「具流動空間性」或「流動空間化」(Castells 1996:61)

b. 異質空間 (heterotopia),傅柯所描述的後現代空間類型。傅柯的「異質地誌學」提出幾種此類空間的描述﹕是烏扥邦的在世實踐、是可以並列差異的的微宇宙、查與時間之片刻相關、異於其所反思的政治與社會空間、是不同空間彼此穿透融合的場域.. (Foucault 1967:399-409)

c. 超空間 (hyperspace) 詹明信所描述的後現代空間類型。他以洛杉磯的Bonaventure 旅館為說明迷失方位的經驗,指出這種去中心的「後現代超空間」超越了身體的能力,使人無法靠感知組織環境,也無法在認知上描繪自己的位置 (Jameson 1991:43)

d. 賽伯空間 (cyberspace)﹕非物質性的觀念空間,在其中空間與時間體驗更加扁平化。既是一種空間,也是一種媒介 (Cavallaro 187)。賽伯空間強化了「空間並不是人類活動發生其中的固定背景」的觀念。賽伯空間並非先於佔據空間的個體及其運動所存在,實際上是為它們所建構。賽伯空間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劃分群體,使其交流,促成了新的社會共同體,而此一空間中的交流方式,解放了從種族、性別、年齡與地位出發的劃分 (Cavallaro 187-189),既形成平等的交流,也造就了虛擬的認同

二、Henri Lefebvre 為主要理論基礎之一的後現代空間研究如何定義空間與空間再現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2.1後現代空間研究下的「空間」定義

2.1.1  「生活空間」(living space) 概念

列斐伏爾認為空間既不是虛空的,也不是一種物理客體,而是另一種實際生活與社會創造的空間性 (spatiality) (Soja 1989:17-18)

2.1.2  加入「社會」面向

列斐伏爾提出空間是生產出來的看法,為傳統視空間為物理性存在的向度,帶入「社會空間」的概念。所以列斐伏爾所談的空間,具有「社會空間」的特質。列斐伏爾認為空間既是形式的也是物質的,空間不是一種物體,也不能被化約為單一物體的層次,空間是一組操作的結果,是一種包含了物體、包含了物體並置時的相互關係 (王志弘 2)

 

列斐伏爾的空間概念核心在於空間之生產(production of space)。他認為空間的歷史不能局限於研究某一既定符碼之形成、建立、衰頹與解離的各階段,而要處理一全體的面向,即要扣連上涵蓋了特殊歷史與制度的生產方式(王志弘3),為空間的定義加入社會的面向。

2.1.3 同時擁抱中心與邊陲

根據索雅的分析,列斐伏爾有著深刻的邊陲意識,是在既有權力中心以外的抵抗區域中形成的空間意識與地理想像,從這種意識與想像想可以同時瞭解權力中樞的內部運作,以及其中的問題與可能性,並因而帶來開放性的視野(Soja 1996:30)

2.1.4「構想空間」(conçu, conceived)與「生活空間」(vécu, lived)的辯證關係

對於空間,列斐伏爾提出另一種辯證關係「構想」和「生活」的關係。索雅認為對列斐伏爾生活空間是「熱」的,充滿感官性的私密;構想的空間是「冷的」、知性、抽象、有距離的,而中心邊陲、認知生活這兩組辯證關係是異質同構的 (Soja 1996:39)

2.1.5 生三成異(third-as-othering)是空間生產的策略

藉由第三個空間的生產創造來打斷、混亂二元對立的局面(Soja 1996:30)。這樣的空間,索雅將之稱為第三空間,並分析第三空間具有這樣的性質﹕是經驗、情感、事件與政治選擇的可知和不可知、真實和想像的生活世界,其之所以存在,是受到創造性且形成問題的互動所塑造,這些互動發生於中心與邊陲、抽象與具體、概念的與生活的空間之間,在物質和隱喻層次上,也就是在空間實踐層次上彰顯出來 (Soja 1996:39)

2.1.6 空間之生產                                               列斐伏爾的空間概念核心不是空間本身,而是「空間之生產」(production of space)。他認為空間是社會產物,每個社會都生產「合適的」空間,因此空間中充滿社會關係,不僅被社會關係所支持,也生產社會關係和被社會關係所生產 (王志弘 2)。譬如資本主義社會的空間,是生產資料、消費對象、政治控制的工具,也是階級鬥爭的場域,有著生產與再生產關係 (王志弘 2)。他也認為對空間的處理要由全體的面向著眼,即要扣連上涵蓋了特殊歷史與制度的生產方式(王志弘,19983)。列斐伏爾主張以空間實踐、空間的再現、再現空間三個向度來討論空間之生產方式,這三個向度分別是﹕

a.「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                                 這是一種感知(perceived)的層面(王志弘 2)。空間實踐會掌握與佔用空間,藉此生產了屬於其社會形態的空間(王志弘 3)。空間實踐涵括了生產與再生產,以及做為社會形構特徵的特殊區位和空間組合。空間實踐確保了連續性和某種程度的凝聚。就一既定社會之成員與社會空間的關係而論,這種凝聚隱含了一個被保障的能力水準和一定的運作水準。一個社會的空間實踐隱匿了那個社會的空間,它以一種辯證的方式,提出且預設了社會空間,當它在掌握與佔用空間時,緩慢而確定地生產了空間。一個社會的空間實踐是透過對其空間的解讀而彰顯(Lefebvre 1974:37)

 

b.「空間再現」(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是屬於構想的概念化空間,是科學家、規劃師、技術官僚的空間。他們認為生活的空間與感知的空間都屬於構想的(conceived)空間,也是社會的支配性空間,這是一種「空間的表現」。「空間再現」促進「再現空間」的操弄 (王志弘 374)

 

c.「再現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                           是屬於生活經歷的空間,是透過和其相連結的影像與象徵而經歷的空間,是居住者與使用者被動經歷到的被支配空間。改變與佔用此一空間的支配者是「想像」(王志弘 3),也就是說「再現空間」可能受到「空間再現」的支配。

 

這三個向度只「在有利的環境中,即當共同的語言、共識和規範可以建立起來的時候,才能構成一個連貫的整體」(Lefebvre 1974:40)

2.2  空間再現

如前項所述「空間再現」是列斐伏爾為了強調空間的多維性而提出的「空間生產」的三個向度之一,以下進一步說明「空間再現」(representation of space)的概念。

 

根據索雅的解釋,「空間再現」這個構想的空間緊繫於生產關係,尤其是生產關係所施加的秩序和設計,此一秩序藉由控制知識、符號及符碼而建立,也就是控制解讀空間實踐的方法與空間知識的生產(Soja 199688)。這種構想空間是在知性上建立起來的言語符號系統,如語言、論述、文本 (Soja 199689)

 

空間再現緊繫於生產關係及其中的秩序,也就是緊繫於知識、符號、符碼(Lefebvre 1974:33)。是社會中的支配空間,在新資本主義中的空間實踐中,「空間再現」促進「再現空間」的操弄(王志弘 74)

 

空間再現透過知識展現,也就是透過理解與意識形態而展現,這種知識總是相對的且處於變化過程之中。空間再現或介入且修改由有效知識與意識形態所灌注的空間織。空間再現借建構的方式介入生產,是一種鑲嵌於空間脈絡中的計劃(Lefebvre 1974:38 轉引自王志弘74)

 

據王志弘對列斐伏爾的理解與延伸,空間再現是指牽涉這個空間的呈現方式,如空間本身的樣貌與意義,以及我們呈現它的各種方式,如模型、文字、影像、概念、思維等。

 

廣義來說,空間再現即為處理空間之文化形式的問題,而其主要操作方式與樣態是呈現、再現與表意實踐 (王志弘 75) 這樣的理解取徑提供我們「社會與空間互相建構」的前提(王志弘 77),使我們瞭解到空間之文化再現的實踐意涵。列斐伏爾的「再現空間」空間生產理論,提供文本研究者,以「文本與社會相互建構」現象與脈絡分析時的理論基礎。 

三、為什麼Edward Soja 主張「沒有非空間化的社會現實」﹖ 

索雅認為人類是本然的空間性存有(spatial beings),並一向積極參與環繞我們週遭的空間性的社會建構。他察覺這種集體創造出來的空間性,以及這種空間性的社會後果的策略性。各種從私密到全球的尺度上問題的探索,都和我們生活的空間向度有著前所未有的相關性 (Soja 1996: 1)。這是為什麼索雅的學說中強調社會、歷史及空間與人類各種生活向度相互交織的複雜關係 (Soja 1996: 3)

索雅也認為過去「空間性」(spatiality)經常被歷史學家與社會科學家以「反映」、「容器」、「舞台」、「環境」等背景角色來歸類處理(1996: 71),但是社會群體持續生產空間性,空間性也持續生產出社會群體。歷史性和空間性因兩者類似的內部關聯形式而得以交織,由此來看,舊有看待空間性的角度明顯不足(Soja 1996: 72)。所有的社會關係只有被用空間來「銘刻」("inscribed")於社會空間之社會生產,才會變成具體而真實,成為我們真實社會存在的的一部份。這是為什麼他會說﹕「沒有非空間化的社會現實」。「沒有非空間化的社會現實」,也是「沒有非空間的社會過程」,即使在經常隱而不顯的抽象、意識形態和再現的領域中,也有著普遍存在且相干的空間向度(Soja 1996: 46)

索雅的看法是過去我們偏向於關注人類生活中的歷史性(historicality)和社會性(sociality)。但越接近二十世紀末,越發能察覺社會、歷史、空間層面具有同時並存與複雜交織,並且難以分割,三個層面實際上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 (Soja 1996: 3)。因此索雅以「沒有非空間化的社會現實」的看法,來建議我們用一種以開啟及擴展既有空間想像的目標來批判質疑(不是揚棄)舊有看待空間的方式,並以開放、變動的方式來看待及空間建構 (Soja 1996: 1)

3 這些主張和你處理後現代空間的方法有關嗎?

我的論文處理後現代空間的方法可以放在Lefebver 所開啟,索雅所擴展的後現代空間理論下來理解。基本上,我將所處理的文本視為空間再現,是作者所規劃用來再現其所處的社會特質與社會脈絡,並藉此文此來影響「再現空間」。例如

 

3.1《陳寅恪與柳如是》﹕此一文本中,作者安排自明末到當代眾多文化人物跨越時間在文本上相遇,交織出各種對話與故事,建構出後現代歷史語境的歷史。而文本中所提示這種跨越交疊的可能,來自於「園林」空間的牽引連結。而園林空間之所以能夠扮演這種角色,乃因由於園林空間具有後現代空間特質,可以用「異質空間」的相關論述來分析,傅柯的「異質地誌學」理論,正是索雅在《後現代地理學》中建闡釋後現代地理學理論時,據以討論歷史、社會、空間交互建構性的理論基礎。

3.2《歷史的綠洲--清水八元素》﹕我的研究將這個誌寫於實體三度空間的清水休息站公共藝術作品視為台灣社會認同特質的再現,這件作品的公共藝術本質,使之為層層官僚、規劃師、建築師所生產的「再現空間」中運作的認同政治所包裹,但這件公共藝術作品企圖以其本身的「空間再現」的策略來生產出足以影響「再現空間」的機制。這些機制對其外層的空間再現,既有呼應,也有對抗。在這種交織對抗中,建構著創作者對高速公路做為資訊時代流動空間的隱喻下,台灣的後現代認同社會狀況的再現。例如其中的〈清水詩路〉子作品,一方面呼應了庫哈斯(Rem Koolhaas)清水休息站站體路徑交織鏈結、具生產性的空間表現(我的研究也指出此建築物本身再現了後現代文化認同,也能生產這種認同),另方面透過觀讀者在建築載體斜坡空間上閱讀詩作時的意義生產現象,再現了清水休息站由使用者生產出自己定義下的空間用途的空間實踐。而這種空間實踐事實上再現了、也實踐了後現代認同的樣貌。

 

〈引用書目〉

Brooker, Peter. A Glossary of Cutural Theory.。《文化理論詞彙》王志弘等譯。台北﹕巨流,2003

Castells, Manuel.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王志弘等譯。台北﹕唐山, 2000[1996]

Cavallaro, Dani. 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JSSPPH. 2001.。《文化理論關鍵詞》。張曉東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Foucault, Michel. L''archeologie du Savoir[1969]. 米歇˙傅柯。《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台北﹕麥田,1993

---. “The Subject and Power”.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Eds. Hubert L. Dreyfus and Paul Rabinow. Chicago: U. of Chicago, 1982.

---.〈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Text/Context of Other Spaces:)[1976]。《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王志弘編譯。台北﹕明文,1993399-409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1991[1974].

Olalquiaga, C. Megalopolis. Minneapolis, MN: U of Minnesota P, 1992.

Soja, Edward W. 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London: Verso, 1989.

---. Third space :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Oxford: Blackwell. 1996. 《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 王志宏、張華蓀、王玥民譯. 台北﹕桂冠,2004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97-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1998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