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首頁   /  藍調詩
Poetry of the Blues
  /  簡介
藍調詩
Poetry of the Blues
Poetry of the Blues site attempts to 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 teaching, and study in Taiwan of blues music as a verse/musical form.  The website examines the blues as lyric poems set to music and as cultural products from various urban and rural African American subcultures. Rather than attempting a complete survey or chronological overview of the blues, the website introduces key blues singers/songwriters and presents recurrent themes in their lyrics. The site specializes in providing transcriptions of blues songs, together with recordings of the songs, as well as links to secondary materials about the singers/performers and the songs.

藍調

起源:

二十世紀初期南方

形式:

以歌唱為主,藍調歌曲並非限於口述,更接近抒情。藍調歌手重在抒發情感而非只是單純訴說故事。這些情感大部分是因為愛情問題而產生的哀傷或憂鬱的情緒。為了表現出其音樂性,藍調表演者通常會使用一些歌唱技巧,例如:花腔(韻律性的裝飾音),切分音。或使用樂器的特效,運用在吉他上,像推音或彎曲吉他的琴弦,使用金屬或酒瓶頸製的滑音棒等等,去製造一些低鳴,類似人聲的音效。
發展:
南北戰後,藍調在美國南方開始萌芽。開始時受到工作歌,棉花田上的抱怨歌曲,黑臉走唱秀,拉格泰姆音樂(繁音拍子),教會音樂和民俗與白人音樂的影響。藍調起源於南方黑人,他們大部分屬於中下階級的農事的工人,時間上最早可追溯到1890年代和二十世紀初期。1912年,黑人團長W.C.Handy的創作 "曼非斯藍調"問世。唱片一出,一炮而紅,之後許多被稱為藍調的Tin Pan Alley的歌曲,陸續現聲。

鄉村藍調在以下三個主要區域發展: 喬治亞州與卡羅來納州,德州,密西西比州。  

  • 喬治亞州與卡羅來納州的藍調以清澈的聲音與規則的韻律感為著名。受到繁音拍子與白人鄉村音樂影響,旋律性比德州或密西西比州都來的強。Blind Willie McTell和Blind Boy Fuller為二代表性人物。
  • 德州藍調的特色是乾淨高亢的嗓音搭配著特殊的吉他伴奏,標準的單弦琶音代替和絃的刷法。Blind Lemon Jefferson到目前為止還是最具影響力的德州藍調樂手。
  • 密西西比的三角洲藍調是這三種藍調中最強烈也最具影響力的藍調種類。歌唱方面,接近口語形式。吉他的伴奏運用敲打相當有節奏性。常使用滑音棒和酒瓶頸。密西西比藍調的代表有Charley Patton, Willie Brown, Eddie "Son" House, Robert Johnson 和 Johnny Shines.

第一批藍調音樂錄製是在1920年代,由一群黑人女性,Mamie Smith, Ma Rainey , Ida Cox, and Bessie Smith所完成。這些表演者大多是歌手,配上一個爵士樂團,他們的形式被認為是古典藍調。


都市藍調: 經濟大蕭條和世界大戰使得藍調隨著百餘萬的黑人由南方分散到北方的都市。藍調於是在都市的環境中漸漸成熟。都市的主題在歌詞中呈現,藍調從個人表演漸漸發展成合奏,加入了鋼琴與口風琴,節奏韻律的部分則有貝斯(低音樂器)和鼓。電吉他加上擴充的口琴製造出極有節奏感和強烈情感的driving 聲音。在藍調發展的城市中,早期發源的地方有亞特蘭大,曼非斯,和聖路益。1920和1930年代,Tampa Red, Big Bill Broonzy , 和 John Lee "Sonny Boy" Williamson 是相當受歡迎的芝加哥藍調樂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一代的藍調人起而代之,如Muddy Waters, Chester Arthur Burnett (Howlin' Wolf), Elmore James , Little Walter Jacobs , 和 Otis Spann.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