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umption & Popular Musicfrom "Int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Hugh Mackay.
Chinese explanation Popular Music
key words: standardization, pleasure, appropriation, everyday life
"Our concern is with how cultural texts or artifacts are used in everyday life. . . . consumption (and its focus, the home) is seen increasingly with its own practices, tempo, significance and determination" (3-4)
「愚/娛眾文化」(mass culture)與「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
「愚/娛眾文化」(mass culture)--阿多諾 (Adorno) 認為,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以好萊塢電影為元凶--即是愚眾文化。它的結構分枝工整、類似、組織嚴密,「將藝術的高/低、雅/俗之分打破」;它的意識型態力量強大,以致令消費者成為劃一、無自主性、無批判性的群眾("Mass"; 85-89)。不同文化行動中,必然同時有不同程度的意識形態控制及抵制。國家或資本體制的「主流」文化,可以藉由國家機器,尤其是各種大眾傳播媒體,來控制、同質化(homogenize, massify)大眾。於是乎有所謂的俗眾文化 (mass culture)。 「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晚近文化研究者則漸漸抬高消費者的地位(cf. Modleski ix-xviii; Lunt 10);主要理論家有德.瑟鐸(Michel de Certeau)及費斯克(John Fiske)。
德.瑟鐸認為消費本身即是主動的再創造 ("active re-creation" Poster 102); 它是「機動性」、「化整為零」地暗自改寫或「竊取」, 利用「強加在身上的外力」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地方「再創造」。換言之,消費者就是移民,離開了傳統的團結社會,在工業科技社會中四處流浪,並把自己的他者性(otherness)帶入這個社會(de Certeau 40; Poster 103)。 同樣 地,費斯克也不認為消費是被動的;他認為大眾文化是「在社會制度下產生意義及樂趣的主動活動」(24)。
德塞佗( de Certeau)與費斯克(Fisk)都認為大眾文化〔或「日常行為」(everyday
practice)〕是沒有權力、地位低下的人民的文化("the culture of the subordinated
and disempowered"),是人民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行動中「主動」產生的樂趣及意義(de
Certeau xv, 18; Fiske 4-5; 31-32)。 如費斯克所言,大眾文化必然包含了權力關係,有主流(國家或資本體制)文化的控制,也有大眾文化的規避或對抗。但德塞佗及費斯克在闡述大眾文化時,重點在其如何化整為零、打游擊式地竊取、改變、操作、巧取(
poach, adapt, manipulate, trick)國家主流文化。
對de Certeau而言,日常生活(practice of daily life)就是介入、挪用權力的方式﹔改寫固定的公共都市版圖的方式之一就是在都市中的個人行走。
de Certeau指出,行走之於地圖就如同語言行為(parole)之於語言系統(langue)﹔行走(或謂「行人的語言行動」或寫作)說/寫出了城市的多重空間。「行走肯定、懷疑、試驗、僭越、尊敬它所『說出』的軌道」(97-99)。如果都市地圖上有工整的街道,行人的腳蹤則是不規律的(東歪西拐走捷徑)﹔如果如果都市地圖是完整的,行人的「空間」故事則是以偏代全(de Certeau用的是修辭語synecdoche,提喻),省略連接詞(asyndeton﹔100-10)。於是,人們在都市行走,一方面可能是遵循既有的軌道或被困於其中,一方面可能是寫/走出多重的空間故事,藉以突破物質困境,挪用都市空間。
de Certeau指出,地鐵是城市系統的一部份,本身帶有城市的監督和控制系統;火車既動也不動;「既分隔觀看者和存在者(beings)也連接他?她?它們」。實際上,使車站活動起來的是「一波波的乘客/夢想者」,在活動世界中,「不動的機器……像是被破解(undone)的神」(111-14)。
如何結合兩種理論立場?
|
|||||||
References: de Certeau, Michel.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Tr.
Steven Rendall.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 1984.
|
|||||||
· John Fiske "Madonna-" from Reading the Popular pp. 95-113. · Madonna--
We
should thus pay attention to 1. performance, 2. genre differen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