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ta Chuang/莊琬君
 
 
梅蘭妮.克萊恩 (Melanie Klein, 1882-1960) 在當今的精神分析學界 普遍被視為客體關係理論與兒童精神分析的創始者,她的理論一方面保留 弗洛依德提出的本能驅力,另一方面大力擴展客體及客體關係概念,而她對客體關係的創新看法,尤其是兒童在前伊底帕斯時期的心理衝突 ( 對客體的投射與內射 ) 及母親在兒童人格養成的重要性,則漸漸脫離正統弗洛依德精神分析。一九二六年,克萊恩由柏林移居倫敦後,她的學說在英國吸引更多追隨者,她的兒童精神分析臨床治療也在英國落地生根,以致最終不管是理論、臨床或她個人與弗洛依德的關係,都有明顯且激進的區別 (如克萊恩與安娜 . 弗洛依德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女士協議」,導致英國學會發展為三個壁壘分明的團體:克萊恩學派、安娜.弗洛依德學派與中立派) 。
 
[Top]
 
克萊恩從三十多歲才接觸精神分析,一九一四年,她開始在布達佩斯接受費倫奇( Sandor Ferenczi )的精神分析治療,這時她剛從喪子之痛走出,她的兒子漢斯數年前死於一場山難,同年母親過世,第三個小孩艾瑞克出生。克萊恩從此投入精神分析,並以她的小兒子艾瑞克為觀察與研究的對象。在對艾瑞克的觀察中,克萊恩發現兒童的幻想對他們而言是極真實的,但幻想也有紓解焦慮的作用。克萊恩相信兒童的遊戲及玩耍是以象徵方式表達他們的幻想與願望。與正統弗洛依德觀念不同的是,克萊恩認為破壞性及潛意識幻想( phantasy )都是天生的、原始的,而弗洛依德認為潛意識幻想源自挫折的經驗,因此是次級的。此外,她發現兒童首次認同且內化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她用 “phantasy” ,而不用 “fantasy” ,來區分潛意識幻想及白日夢或意識的渴望。對克萊恩而言,潛意識幻想屬於嬰兒的本能知識,嬰兒在潛意識裡天生能察覺母親的存在,這知識是嬰兒維持與母親這一最初客體的基礎。而本能慾望只有經由潛意識幻想才能被經驗到。嬰兒的心智並非一張白紙( tabula rasa ),而是充滿複雜且衝突的潛意識幻想,包括對母親身體的渴望、忌羨與怨恨。也就是說,她認為嬰兒有思考本能,而此一看法漸漸獲得一些發展心理學家的認同。即使嬰兒早期不會顯示複雜的思考過程,他們投射至客體的情緒也有可能是極端複雜的。
 
[Top]
 

克萊恩最具獨創性也最被引用的觀念是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憂鬱心理位置 (depressive position) 與修復 (reparation) 1。 克 萊恩使用位置 (position) 而不用階段 (stage or phase) ,因為她認為不管是兒童或成人的心靈都 是流動性的,都必須不斷地排遣或防衛精神焦慮。以上三者也不一定有固定的先後順序,例如,在「對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中,克萊恩提到:「如果通過偏執 ─類分裂心理位置的發展未能如常發生,而且嬰兒 ( 因為內、外在的某些原因 ) 無法應付憂鬱焦慮的衝擊,那麼將會發生惡性循環。因為,如果迫害恐懼與相關聯的類分裂心理位置太過於強烈,自我將無法修通憂鬱心理位置,迫使自我退行到 偏執 ─類分裂心理位置,而且再加強了較早期的迫害恐懼與類分裂現象,於是埋下了日後各種形式精神分裂症的基礎…」。 “Position” 亦曾被譯為 「 心智狀態 」,克萊恩學派的學者席珂 (Julia Segal) 指出,克萊恩不認為我們是按弗洛依德提出的階段成長。 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和 憂鬱心理位置是應付焦慮的不同方式,也是幫助我們面對壓力的機制。兩者之間存在著持續的張力。人們不斷地從一個機制轉移到另一個且來回不斷。

在探討 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前,此文先介紹兩個在 克萊恩學說中 重要的心理機制: 投射性認同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及分裂 (splitting) 。兩者都是嬰兒保護、防衛自我的方式,兩者在 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時 運作。當嬰兒經歷投射 (projection) 的心理過程時,他相信外在客體具有他本身感受的特質。克萊恩以好的乳房和壞的乳房 (good breast and bad breast) 作為比喻,例如接受適當餵食的嬰兒會充滿愉悅感,他將這份愉悅轉回外在客體─如母親,並相信乳房是好的。在此乳房是個隱喻, 克 萊恩指的是嬰兒潛意識幻想中對客體的認知,例如壞的乳房是內心的空虛,不被或不當餵食的痛苦。而內射 (introjection) 是嬰兒感知外在威脅,而透過幻想將這迫害或威脅轉化為內在威脅。 投射性認同指的是嬰兒將自己內在自我無法承受的部分投射到所幻想的外在客體上,然後再內化該部分。席珂認為投射性認同就是喚起在他人中自己所無法承受的部分自我,也可以被用為具毀滅性的攻擊,例如將飢餓感投射至壞的乳房,並因不被餵食而認為自己遭受乳房的攻擊。

因此,投射性認同與內心深層的分裂 (splitting) 是密不可分的。兩者皆在嬰兒的潛意識幻想中發生,且是 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中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指的是嬰兒成長過程中,在對母親的愛與恨兩種心理位置間搖擺,此時嬰兒的 情緒反應是極端的好與壞。當嬰兒經歷此位置時, 他 幻想著吮乾並掠奪母體的好東西,如同要破壞母體似的,透過口慾攻擊、施虐。例如 在內射過程中,嬰兒感知來自外在的迫害威脅 ( 克萊恩所謂的 壞乳房 ) ,將其內化,且認為必須將內在迫害從身體裡逐出。偏執因子即被迫害的焦慮,而類分裂因子即將客體分裂為好與壞的乳房,在潛意識幻想中將壞乳房逐出、投射到客體 ,以保護好的部份,是嬰兒保護自體完整的方式。在「對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克萊恩以口腔施虐慾解釋投射性認同的過程:「對母親的潛意識幻想以兩條路線進行:第一是口腔衝動,想要將母親身體內好的部分吸乾、啃食並奪取。第二是肛門和尿道的衝動,將排出的危險物質投射至母親身上…只要母親持續具有自我中惡的部分, ( 嬰兒 ) 就不會覺得她是一個分開的個體,而覺得她是自我中惡的部分。對部分自我的憎恨,大部分轉向母親,如此便導致一個特殊的認同,建立起攻擊性客體關係的原型 (the prototype of an aggressive object-relation) ,我稱之為『投射性認同』」 (8) 。

然而,克萊恩指出嬰兒也會將自我中善或愛的部分投射至母親身上,如此日後才有能力發展良好的客體關係,並邁向整合的自我。自我的整合在 憂鬱心理位置開始發生。約五個月大時, 嬰兒開始體認到愛的客體( love object )是在自體之外的。他嘗試在自體中建立起一個好的、安全的內在客體。他同時害怕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中產生的破壞性,也擔心好客體會遭遇攻擊。 憂鬱心理位置和 弗洛依德的本能理論有激進的不同,克萊恩不再把發展過程看做是自我產生的口腔、肛門和性器具期,而是從一出生就慢慢由我們和外在客體關係的內化而塑造出來的 (Sayers, 233) 。 憂鬱心理位置的焦慮源自嬰兒擔心一旦攻擊可恨的母親,他也會失去可愛的母親,此時他已經將兩者視為一體,對客體的愛與恨處於整合的形勢。謝爾斯指出,憂鬱心理位置為憂鬱症提出一種母性觀點,她也指出: 「弗洛依德將憂鬱症的自責歸因於對他體的怨恨,在想像中內化到自體。克萊恩則將之歸因於對他體的愛,絕望地感到先前對他們的怨恨所造成的傷害無法彌補…憂鬱並非源於自體愛,而是對他體的關切。在這樣的個案中,自殺是最終極的嘗試,企圖殺掉壞的部分,以保留那些在自己裡面所愛的部分」 (234) 。

克萊恩提出的第三個心理位置 -- 修復 (reparation)— 則更大幅修正精神分析對創造力和藝術的看法。藝術並非本能的昇華,而是源自想修復和客體的關係,最原始的是和母親的關係。在創造行為的背後其實是一種企圖,企圖修復在嬰兒時期所攻擊的母體。在 克萊恩的作品中, 憂鬱心理位置和修復間並無明顯的分界,修復可稱之為以創意和愛的方法處理擔心受到損傷的客體關係。在 「 愛、恨與修復 」 (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 一書中, 克萊恩寫到:「自我瞭解到它對好的客體的愛,一個完整的客體且一個現實中的客體,同時對這客體的罪惡感淹覆自我。與這客體完全的認同最初始於原慾依附 (libidinal attachment) ,首先依附於乳房,然後是完整的客體,這種完全的認同與下列感覺同時發展:對客體的焦慮感 ( 害怕客體的分裂 ) 、罪惡感和悔恨,保持客體完整的責任感和預期即將喪失這客體的悲傷感。這些感情,不管是意識或潛意識的,都是構成愛的必須且基本的元素」 (270) 。

本文專有名詞之中文翻譯主要參考心靈工坊出版的克萊恩全集。 [Back]

 
[Top]
 
隨著憂鬱心理位置和修復的觀念,克萊恩開創了藝術和文學批評的新趨勢。就心理諮商領域而言,她開創了兒童心理治療,她在臨床治療中運用遊戲和繪畫等的技巧,影響今日的諮商界。她對傷慟與憂鬱的洞識亦影響創傷和災難的心理復健。她將伊底帕斯關係推至前伊底帕斯關係,專注在兩人母子或母女關係,更提供個體心靈起源的母性觀點。
 
[Top]
參考書目
 

Klein, Melanie.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 London : Vintage, 1998.

---.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 London : Vintage, 1998.

---. 嫉羨和感恩;呂煦宗、劉慧卿譯。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2005 。

Sayer, Janet. Mothers of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 W. W. Norton,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