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劇作家、作家及演員
May Su/蘇子惠
[English Version]
家庭背景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五日,本名山謬•謝普•羅傑斯(Samuel Shepard Rogers)的山姆•謝普在美國伊利諾州 薜瑞登堡(Fort Sheridan)出生,由於父親是職業軍人 ,他自小便習於遷徙軍隊基地之間,甚至曾遠赴西太平洋關島(Guam)。他的母親伊蓮•史庫克•羅傑斯(Elaine Schook Rogers)是芝加哥人,跟隨從軍的丈夫山姆•羅傑斯(Sam Rogers)駐紮各基地,直到他退役為止。後來羅傑斯一家定居加州,在杜瓦蒂市(Duarte)落腳,靠種植 鱷梨和放羊維生。在這段期間, 謝普深深愛上了牧場生活,樂於與馬匹以及其他動物為伍。

就讀高中後的謝普對課業興趣缺缺,反而培養了讀詩和打鼓的嗜好,其中 愛爾蘭作家山謬•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 ∼ 1989年)的劇作《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更開啟他早年對文學的愛好,荒謬主義也深深影響了他早期的劇作。 謝普 的父親沉迷於 狄西蘭爵士樂(Dixieland jazz),有父若此,謝普也開始學習打鼓,奠定終生對搖滾樂不渝的熱愛。一九六○年謝普自薜瑞登高中畢業,進入聖安東尼奧專科學校(San Antonio Junior College)念農業系,一年後因父親酗酒導致家庭失和,謝普旋即加入「畢夏普劇團」(Bishop's Company)巡迴演出,儘管正式登台只有短短數月,他十九歲那年仍決定赴紐約闖天下。
 

 
紐約生涯
 
  一九六三年謝普抵達紐約,揚棄本名「史蒂夫•羅傑斯」(Steve Rogers),改成眾所熟知的「山姆•謝普」(Sam Shepard)。他和著名黑人爵士樂手之子 ── 小 查爾斯•明格斯 (Charlie Mingus Jr.)同為室友,後者是謝普高中同窗,替他謀得一份「村門」(The Village Gate)俱樂部差事。謝普在俱樂部打工時,結識 外外百老匯「創世紀」劇團(Off-Off-Broadway's Theatre Genesis)負責人 拉爾夫•庫克(Ralph Cook),庫克鼓勵他棄詩寫劇本,謝普因而完成二齣獨幕劇(one-act play):《牛仔們》(Cowboys,1964年)和《岩石花園》(The Rock Garden,1964年),均由 「創世紀」劇團 在聖馬克教堂(Saint Mark Church)公演。《牛仔們》是謝普的處女自傳劇作,深獲《鄉村之聲》(The Village Voice)雜誌好評,謝普受此激勵後開始大量創作獨幕劇,皆由非主流 劇團擔綱演出,加上他對爵士與搖滾樂的熱情不減,在作品對白中也揉合了音樂節拍和即興爵士樂。

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間,謝普以《芝加哥》(Chicago,1965年)、《伊卡魯斯之母》(Icarus's Mother,1965年)及《紅十字》(Red Cross,1966年)等劇陸續獲頒《鄉村之聲》雜誌的歐比獎(Obie award)。他的第一齣全幕劇(full-length play)《觀光客》(La Turista,1967年)敘述一對夫婦在前往墨西哥的旅途中,深為腸病所苦。謝普在這段期間結識了作家暨導演約瑟夫•查金(Joseph Chaikin),他倆在七○和八○年代合作無間,搖滾歌手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也是謝普另一名共事的對象,二人譜寫的搖滾歌劇《牛仔的嘴巴》(Cowboy Mouth,1971年)在蘇格蘭愛丁堡(Edinburgh)首演,儘管同年上演的《瘋狗藍調》(The Mad Dog Blues,1971年)深獲好評,謝普仍決意遠離紐約,舉家遷至英國定居迄一九七四年為止。
 

 
搖滾精神
 
  在謝普的劇作中,搖滾樂不僅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影響了他的美學觀。雖然謝普後來成為劇作家,但在一九七○年初期,他的夢想是當一名搖滾樂手。謝普一九六○年代在搖滾實驗樂團「 Holy Modal Rounders 」擔任鼓手,結合傳統鄉村藍調如查理•卜爾(Charlie Poole)等人的音樂,創作出強調即興演奏和迷幻情境的前衛搖滾樂,這項藝術嘗試在謝普早期作品中屢見不鮮,其中亦不乏搖滾樂團登台表演的情節,這種揉合傳統鄉村音樂和迷幻城市搖滾樂的雛型,演變成謝普後期寫作生涯慣用的手法。

一九七五年,謝普接受來自美國知名民謠/搖滾藝人鮑伯•狄倫(Bob Dylan)策畫的《搖滾時事諷刺劇》(Rolling Thunder Revue)巡演邀請,結識了一干民謠/搖滾明星瓊妮•蜜雪兒(Joni Mitchell)、瓊•拜雅(Joan Baez)、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以及小說家威廉•布洛斯(William Burroughs)等人,原本預定謝普寫作此一行程的電影腳本,可惜影片鎩羽未拍成。謝普是鮑伯•狄倫的資深樂迷,能夠側寫這位群眾魅力十足的搖滾巨星,在他而言是難能可貴的經驗。一九八七年謝普出版《搖滾日誌》(Rolling Thunder Logbook),其中可窺見作者對鮑伯•狄倫的迷戀,以及這位搖滾明星白手起家的神話。
 

 
「影像焦慮」
 
  自七○年代初期起,謝普除了寫劇本,還專事表演工作、導戲以及撰寫電影腳本,彷彿缺少其中一項,便無法滿足他無窮無盡的創作欲。一九七八年,謝普在 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執導的《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飾演有錢地主一角而 嶄露頭角,更以 菲力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的電影《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1983年)的太空人查克•葉格(Chuck Yeager)獲奧斯卡 最佳男配角提名,他的名字開始家喻戶曉。謝普後來專演遊民、牛仔、騙徒等邊緣角色,僅一次擔綱演出男主角,其中知名的有由他編寫、 文.溫德斯(Wim Wenders)執導的經典公路電影《巴黎德州》(Paris, Texas,1984年)。 他 還參與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的《愛情傻子》(Fool For Love,1985年)演出,也是改編自他的同名作品。謝普一九八八年執導的《迢迢歸鄉路》(Far North),是獻給現實生活中的明星愛人潔西卡•蘭芝(Jessica Lange),二人合作的電影有《法蘭西絲》(Frances,1982年)、《家園》(Country,1984年)以及《芳心之罪》(Crimes of the Heart,1986年)等。

一九九九年謝普在電影《愛在冰雪紛飛時》(Snow Falling on Cedars)和電視電影《達許和莉莉》(Dash and Lilly)中亮相演出,以達許.漢密特(Dashiell Hammett)一角入圍艾美獎提名。儘管對於上鏡頭感到焦慮不安,這一役卻奠定了謝普不容置疑的偶像地位,但他不喜以名人自居,對電影工作既愛且恨,身為大眾目光焦點,他不得不隱遁於人群中。謝普受訪時曾表示:「拍電影最怕消耗殆盡,演戲很容易太過投入,到某個境界就會迷失自我。影像生產實際上就是從事電影表演,和角色塑造是兩碼事,有時甚至不是真的。」
 

 
婚姻與情史
 
  謝普與女演員歐蘭•強森(O-Lan Johnson)於一九六九年至一九八四年有過一段婚姻,生下一子傑西•莫佐(Jessie Mojo)。後來他拍攝電影《法蘭西絲》,遇見合演對手戲的奧斯卡影后 潔西卡•蘭芝,他倆合作直到一九七○年代末期。一九八二年謝普與第一任妻子 強森分居,翌年和 潔西卡•蘭芝同住曼哈頓,二人生活迄今, 育有一女一子漢娜•珍(Hannah Jane)和山謬•沃克(Samuel Walker)。

搖滾歌手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村門」俱樂部初遇當時在「 Holy Modal Rounders 」樂團擔任鼓手的謝普,他年僅二十六歲,已寫出二十部劇本如《觀光客》及《無影手》(The Unseen Hand,1971年),拿下《鄉村之聲》雜誌頒發的六座歐比獎。謝普鼓吹史密斯替《瘋狗藍調》寫歌,史密斯則慫恿謝普創作散文詩,收錄在劇作《鷹月》(Hawk Moon,1972年)中。可惜史密斯還來不及體會成功的滋味,她和謝普之間緊張的關係已經攀高,他們花了二個晚上合寫的《牛仔的嘴巴》一劇忠實呈現出彼此對峙的過程,史密斯在劇中化身一名女瘋子卡維兒(Cavale),從史利姆(Slim)妻小身邊劫走他,試圖改造他成為「長著一張牛仔的嘴、堅持搖滾精神的救世主」,史利姆反過來指責卡維兒不斷給他灌輸明星夢,同時毀了他的生活。《牛仔的嘴巴》在紐約 American Place Theater 公演,由謝普和史密斯擔任男女主角,但是走馬燈一般忙碌的戲劇生涯,卻也壓得謝普喘不過氣,他演出幾場後決定辭演,跟隨「 Holy Modal Rounders 」赴美國佛蒙特州,不久後更舉家遷至倫敦,徹底遠離毒品和紐約喧囂混亂的生活。
 

 
倫敦生活
 
  謝普在倫敦定居迄一九七四年,這段期間他嘗試創作多幕劇,《罪之牙》(The Tooth of Crime,1972年)和《馬賽夢測者的地理》(Geography of a Horse Dreamer,1974年) 在大西洋兩岸均獲得迴響。《罪之牙》主角是搖滾樂手霍斯(Hoss)和克羅(Crow),他倆在音樂上互較長短的厲害程度,可用西部拓荒時期的神槍手對決來形容。謝普在此劇充分運用語言作為重要手段,例如城市俚語、搖滾樂歌詞以及另類流行語,取代傳統主角的唇槍舌劍。
 

 
主要作品
 
謝普任職美國舊金山魔幻劇院(Magic Theatre)的駐院作家期間,開啟了他另一個事業的里程碑。他這時期的劇作特色是:追尋身分認同所經歷的自我掙扎以及創作自由,例如一位爵士樂手在《降 B 調自裁》(Suicide in B-Flat,1976年)中,畢生飽受令人窒息的創作欲所苦,《天使之城》(Angel City,1976年)則諷刺電影工業和年輕作家的自甘墮落。自一九七○年代末期至八○年代,謝普以家庭劇(domestic drama)為創作主力,闡述工人階段家庭淪為暴力和犯罪受害者,以《烈火家園》(Curse of the Starving Class,1976年)為例,一個位於美國南加州家庭的崩解,象徵了西部拓荒和美國社會瀰漫的終結氛圍。謝普一九七九年的劇作《被埋葬的孩子》(Buried Child)更榮獲普立茲獎,主角文斯(Vince)返回美國中西部老家,被迫與一群各懷通姦和謀殺鬼胎、並且嚴重精神錯亂的親戚打交道;《真實的西部》(True West,1980年)以性格迥異的兄弟奧斯丁(Austin)和李(Lee)的手足衝突為主軸;《心靈謊言》(A Lie of the Mind,1986年)則延續了作者一貫探討的主題:美國家庭普遍性的情感壓抑。

一九九○年至二○○○年間,謝普在劇作中持續探討美國家庭問題、父子關係本質、對愛情的追尋以及自我身分認同。在《驚悚國度》(States of Shock,1991年)中,隱姓埋名的美軍上校和被截肢的士兵相約在一家餐廳,共度上校之子忌辰;《暗夜驚狂》(Simpatico,1994年)描述曾在一次賽馬作弊贏錢的前合夥人文尼(Vinnie)和卡特(Carter)所衍生的衝突。值得一提的是,謝普中斷二十年後再執導演筒,他的舞台劇《已故的亨利•摩斯》(The Late Henry Moss,2000年)在舊金山魔幻劇院公演,由演技派男星尼克•諾特(Nick Nolte)、西恩•潘(Sean Penn)和詹姆斯•甘蒙(James Gammon)擔綱,劇情敘述一對兄弟接獲父親突如其來的死訊,返家後不得不面對手足衝突以及充滿暴力的童年過往。除了數量可觀的劇作外,謝普也出版了不少散文和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