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濟慈John Keats (1795-1821)

I.        早年生活

A.     家庭背景

B.     艱苦的青少年時期

II.     試煉期

A.     初試啼聲

B.     詩人的決定

III.   成年時期

A.     創作高峰

B.     短暫的光芒

 

I.        早年生活

約翰濟慈(John Keats, 後稱濟慈)在僅僅二十五年短暫的生命中,創作成就非凡(雪萊甚至認為濟慈可能超越自己在文壇的地位),許多評論家認為是因為他的天才秉賦成就出他的詩篇,但也因他從小處境、生活曲折、身體孱弱,促使他對人生的深刻體認。

A.     家庭背景

濟慈幼時家庭尚屬小康。其父湯馬斯濟慈(Thomas Keats)在承接岳父馬廄商鋪的生意之後,總算為妻子法蘭西斯傑寧斯(Frances Jennings Keats)與其四名子女帶來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成長在這樣的小康家庭之中,濟慈得以在八歲時進入恩菲爾(Enfield)就讀,他的弟弟們喬治(George)與湯馬斯(Thomas)隨後跟隨他於恩菲爾受教育。

B.     艱苦的青少年時期

然而濟慈家這樣幸福無憂的光景卻在父親不慎自馬上跌落的意外中結束。從此濟慈家庭愁雲慘淡,湯馬斯身後留下妻兒頓時失去依靠。濟慈母親法蘭西斯原以為改嫁能讓孩子過正常的生活,不料再婚的對象竟只是覬覦濟慈家的馬廄商鋪小生意。身處家庭巨變,濟慈由活潑好動、淘氣愛打架的頑皮小男孩變的較沈默而內斂。身為長子的他在其母離家之後,更加堅決扛起照顧年幼弟妹的重擔。雖然法蘭西斯於1808年返家,不久之後她便因結核病過世。所幸其祖母愛麗絲傑寧斯(Alice Whalley Jennings)心疼孫兒,用為數不小的傑寧斯家族遺產委託茶商理察艾比(Richard Abbey)為孫兒們監護人,並由其分配處置遺產以為孩子們的教育及生活經費。艾比選擇讓濟慈從醫,因此使濟慈於十六歲起,追隨當時的名醫湯馬斯哈蒙得(Thomas Hammond)學習外科醫師技術。

II.     試煉期

A.     初試啼聲

當濟慈還在恩菲爾時,校長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e)便察覺其不凡之處。濟慈在恩菲爾學習法文及拉丁文時,便常常因翻譯、寫作而得獎,更因喜好閱讀、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使得克拉克與其子寇文克拉克(Cowen Clarke)與之投其所好,成為莫逆之交。濟慈十八歲時返回家鄉與寇文重聚,因緣際會使其開始接觸史賓賽(Edmund Spenser)的詩集。在受到史賓賽詩篇的感動與克拉克父子的鼓勵之下,濟慈開始學習做詩。寇文不久之後為濟慈引介當時在獄中服刑的名評論家雷夫杭特(Leigh Hunt),杭特對濟慈的影響善惡參半,但其日後為濟慈出版詩集,卻使得濟慈從此在文壇受到注目。

B.     詩人的決定

當濟慈不斷寫詩時,他在蓋依醫院(Guy’s Hospital)擔任的包紮傷口工作對他的創作來說簡直是微不足道。儘管濟慈通過醫院的測驗,十分可能成為合格的外科醫生,濟慈在反覆考慮自己的前半生與父母親相繼病逝等種種因素之後,毅然決然地離開蓋依醫院的工作,以寫作為業。

III.   成年時期

A.     創作高峰

濟慈的首部詩集出現於1817年,由杭特為其出版,雖然杭特前前後後為濟慈出版、發表作品,針對他作品的評論總是渾沌不清的草草帶過。濟慈的〈隱地米恩〉(”Endymion”)一首受雪萊鼓勵並挑戰而創作的長詩受到注目。這首詩被當時大多數的詩評批評的體無完膚,但濟慈並不因此而感到挫折,相反的他更加積極寫作。他的作品在認識芬妮布朗(Fanny Brawn)後而越見成熟。濟慈大量寫作頌歌抒發追求芬妮時的憂鬱、苦悶,因此他最為人知的作品,如〈聖愛格尼斯節前夕〉(”Eve of St. Agnes”)便因這段戀曲而生。

B.     短暫的光芒

也許是為了與芬妮結婚卻苦於經濟拮据,濟慈大量的創作,觸角延伸至劇本寫作。然而,於1818年送走因肺癆過世的小弟湯馬斯之後,他日漸衰弱的身軀讓他因孱弱不堪的病軀而確認了病因。直至1820年,孱弱不堪的病軀確認他的病因。1821年,濟慈向芬妮與故鄉的朋友告別,前往羅馬休息養病,四個多月過後濟慈病逝,享年短短二十五歲三個月零八天。

 

John Keats, English Literature, 19th Century, Romantic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