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首頁   /   The 20th Century -- First Half 二十世紀 -- 前半  /  作家  /  Ezra  Pound  艾滋若.龐德  /  作品
Hugh Selwyn Mauberley: Title & I
作者Author  /  Ezra  Pound  艾滋若.龐德

Hugh Selwyn Mauberley

Title & I

 
 
  "Hugh Selwyn Mauberly" (1920) 是美國現代詩人龐德 (Ezra Pound) 揮別美國過往、英倫流放 , 轉而奔向歐洲文明的一個轉折過渡作品。在這篇長達13個詩章的詩作中,龐德創造了兩個形象--- “ E.P. ” 以及 “ Mauberley ” 藉以回顧審視進而批判自己過去十二年來的創作生涯和理念。Hugh Witemeyer在介紹龐德早期詩作時評論道「就如他的前輩葉慈和Ruskin一樣,他們多少都必須調和關於美學追求以及社會期待的衝突。龐德早期的詩生動了揭示了這種張力,擺蕩於對「美」(beauty)的嚮往與文化改革(reofrm of culture)的使命」(43)。因此 "Hugh Selwyn Mauberly" 一方面流露十九世紀末以降「純藝術」主張("Art for Art's sake")對於現實社會功利實用主義的批評,另一方面卻也諷刺多數藝術家面對世俗壓力的逃避態度,不是放棄就是躲藏在唯美主義的表面功夫下(55)。在邁向《詩章》( The Cantos )著墨政治經濟、文化文明的史詩階段之前 " , "Hugh Selwyn Mauberly 可被視為龐德試圖和歷史、傳統以及文學思潮接軌對話,摒棄舊有自我的內省準備。

第一詩章的敘事,呈現了類似十九世紀英國詩人布朗寧(Robert Browning)筆下主觀的「戲劇獨白」(dramatic monologue),由主角Mauberley口述另一個詩人E.P.的生涯轉折。因為 “ E.P. ” 和龐德的全名首字母不謀而合,常被評論家解讀為具有自傳色彩的投射。然而就如Witemeyer所分析, "Hugh Selwyn Mauberly" 的困難度除了在於眾多旁徵博引的意象和引述之外,更複雜的是讀者無法輕易的分辨轉換於詩章中非單一的敘事聲音和角度(54)。因此究竟E.P.或者Mauberley有多少龐德自況的意味又有多少批判的距離,可能不是歸結到作者背景就可以交代詮釋的。不過從開頭序篇的描述看來,E.P.這個「文藝復興」者顯然和當下時代(也就是日趨工業化,追求金錢和利益的社會)以及生長土地(" a half savage country "暗指新開發的美國)格格不入,儘管懷抱著回歸古希臘羅馬詩學的理想,卻無法迎合現實的要求,在粗糙的「橡實」上開出美麗的「百合花」,Jo Brantley Berryman 解釋道「龐德並不想要從橡實上擰出百合---而是讓百合就是百合,橡實就是橡實」(11)。但是Traci Gardner在探討 "Hugh Selwyn Mauberly" 的專文中也提到,龐德指涉荷馬史詩《奧德賽》( Odyssey )關於尤里西斯(Ulysses) 尋找家園、繆思 Penelope 以及通過 Circe 島考驗的典故,意在類比E.P.同樣艱辛進退兩難的文學理想和社會責任(46-47),也就是即使龐德曾經大力推崇「意像主義」(Imagism)強調一種極簡的超脫世俗的美學,但是透過E.P.的掙扎我們看到了龐德傾向入世,期望能為世人所欣賞的另一個面向。透過Mauberley看似冷言旁觀的視角,龐德在第一詩章呈現了複雜化的內在角力,既批判了時代對於藝術家的侷限,也質疑了自己懷舊守成的死板以及面對社會新局所遭遇的妥協、犧牲和衝擊。
 
 

此詩為Hugh Selwyn Mauberley中的第一首。題目E.P. Ode pour L'Election de son Sepulchre意謂「E.P.為選其墳有頌」。E.P. 或是指美國小說家Edgar Poe,或是以他做為詩人的象徵。法國詩人Stephane Mallarme在他的"Le Tombeau d'Edgar Poe"中曾讚Poe為使語言更為純淨的人。Pound在當時也正以此使命為己任而他名字的縮寫也為E.P.故有以此詩自況之意。

MauberleyPound創造出來的一個角色,一個維多利亞的人物,標準的中產階級,滿腦子不合時宜。全詩在描寫Mauberley道德生活的淪。在第一首詩中Pound創造了Mauberley,全詩是從Mauberley的口中道出,但批評的卻是Pound他自己。我們可以說Pound創造了一個人物,再用那個人物來描寫他自己。從Mauberley的口中,我們知道Pound來自沒有文化的沙漠小鎮,追求藝術的精美,語言的革新,並以Odysseus自況。然而,他奮鬥了三十多年,到頭來卻一無所成。

 
   
  文本
導讀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