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首頁   /  Gender Studies 性別研究  /  理論家  /      史書美  /  作品
邁向跨國接觸的倫理或「中國」女性何時成為「女性主義者」?
理論家 Theorists  /      史書美

伊象菁摘要

July, 2010

 

「邁向跨國接觸倫理」

「中國」女性「何時」變成「女性主義者」?

 

摘自

史書美著。李小清、洪淑娟合譯;賴慈芸校譯。〈邁向跨國接觸的倫理或「中國」女性何時成為「女性主義者」?〉《中外文學》332期(20047月):15-45

 

   1988年在中國舉行的美國作家歡迎會中,史書美擔任美國代表團的口譯/翻譯,當時美國女性作家對於中國女性作家能否揭露女性所受到的宰制特別感到興趣,而張潔認為中國並沒有所謂女性主義,也不將自己定義在女性主義者,對於這個回答,史書美「知」地將其抗拒態度解讀為「小心」,自以為是地擔心反政府的言論 (18-19)

  而事實如何?這也成就《邁向跨國接觸倫理》論文的研究動機。在那曖昧時刻之下,隱藏著不同社會與歷史生活經驗的女性,在跨國接觸時現身的差異,此一差異所引發的錯誤認知是伏流、逆流還是順流?新移民女性主義學者離散女性知識份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正是史書美在論文之外所急欲反省的課題 (15)

  史書美以兩位不同的中國女性為例,一位是閩安琪,另一位為李小江,兩人與西方進行跨國接觸時,出現了兩種極端的反應:一為同化一為衝突,並在各自文本裡,一方面呈現兩者的反差,另一方面則都以中國女性代言人自居。那麼中國女性」該如何定義後殖民理論顯然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現象,因此史書美企圖想像並提出一套跨國接觸的論述,得以呈現跨國時代裡,中國女性陷溺其中的流動性與複雜性 (16-17)

 

一、 何時:時間之價值編碼:

1、文化接觸失敗的原因:以中國女性作家、史書美與西方女性作家為例,非西方女性常被簡化成差異與相似兩個極端的文化差異,這間接突顯西方對非西方的優越情結,以東方主義模式或現代性意識型態來認知非西方的他者 (20)

2、見樹不見林:若以解構東方主義對西方理論進行批判,恐怕只是在複製西方研究,反而強化其普世論的肌理與權力中心結構,在邊緣的批判、複製中不斷地長成茁壯 (21)

3、媒介的游移性:史書美在西方與中國女性之間的位置,是她與美國作家合而為一的立場,一方面成為第三世界的離散知識分子,以其所衍生權力神話第三世界女性,成為帝國主義代理人,參與新殖民主義知識的生產與傳播 (21)

4、跨國接觸所衍生的族裔-語言-國籍的想像:二十世紀中國與西方女性史被納入西方再現他者的時間理論裡。若要顛覆此一價值編碼,唯有分析中國女性史裡的時間分期與西方女性主義論述裡的時間價值之不同,並釐清中國國家政策所賦予的兩性平等背後的意義,而非跟隨西方女性主義者對中國女性或平等或壓迫的階段論述標籤 (22-23)

5、中國兩性平等的神話:中國五十年代的婦女解放神話與八十年代的雙重壓迫神話,是西方女性主義者所想像出來的。李小江從歷史裡挖掘出的真相是:中國政府五十年代的解放女性政策並不完整,導致中國女性的去性別、中性化,因此李小江認為女性應重新發現女性特質,以求得在國家大敘述之下,能委身女性主體性的場域。但是將「再女性化」與當時中國走向後社會主義對照起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扭轉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促成了非國有化(denationalization)與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就是在論文註釋中所提及女人成為資本主義消費者,資本剝削和商品化的標的物,女性再度受到貶抑的現象(24-26)

6、中國重新加入世界之意義:一旦將李小江「恢復女性氣質」的看法與當時代西方女性主義發展重新接軌,中國女性史馬上從進步往後退到未開發時期,而這正是李小江所批判的西方女性拒絕承認構成他者差異的歷史本質以及對待自身與他者的雙重標準 (26)

7、再現非西方他者的弔詭之姿:費邊認為學者必須反思自己所進行的他者化工作,而且對文化差異要有辯證思維,即使如此,也僅是西方與他者之間的雙向互動。因此,史書美認為應該納入離散知識分子與後殖民知識份子而形成三方架構。但是再現本身仍舊以西方時間價值為準,因此再現只能說是對中國女性的建構,有再現權力者仍是西方女性,中國女性只能淪為分析研究的客體 (27-28)

 

二、 女性主義/女性主義與族裔化

1、李小江女性研究之立場轉變:若以李小江於1992年參與哈佛大學舉辦之「國家、文化、婦女國際研討會」對女性主義的質疑,以及對中國離散女性知識分子的批判為界線,在八十年代其與西方女性主義有許多相近之處,到了九十年代則與西方漸行漸遠,強烈抨擊西方女性主義是外來論述,是意識型態的宰制,定義中國女性是不可譯的歷史,而中國女性又抗拒誤譯,因此更加深了不可譯性 (29-30)

2、海外離散知識份子與西方理論之間的封閉迴路:從中國新左派的困境回溯1992年之哈佛事件,更明確揭示了中國/離散/西方三層建構,而李小江對於離散知識份子的批判,在於拒斥在全球化理論中被族裔化,拒絕被納入西方女性主義論述裡 (31-33)

3、再論海外離散知識份子破繭重生的代價:史書美以閔安琪的《紅杜鵑》作為海外離散經驗的另一極端。此書揭露中國黑暗面供西方消費,描述在美國得到解放並以女性主義者獲得新生的離散過程,在西方被奉為正統中國之聲;而文化大革命的中國被塑造成性與暴力的怪獸,符合西方對於中國渴望的形象 (33-34)

4、他者的發言人-為誰發言?閔安琪的自傳是有目的的,急於在美國面前表態以求一個女性主義者的身份認同,當然與中國女性切割隱而未顯的連結關係,但是他們卻成為跨國接觸中理所當然的發言者,甚至取代亞裔美國女性主義者,只因為她們的經歷更為真實,其身份因而更顯複雜,但是其所言說、書寫卻愈形簡化 (35)

5、跨國性的遺毒:全球化的多元文化主義常以某族裔之他者取代另一他者。國族文化因此被族裔化、商品化,因此不論李小江或者閔安琪皆在族裔化裡被窄化為中國女性代表 (36)

 

三、 中國或中國性的侷限

1、從離散女性知識份子看中國性:中國性的爭論除了定義問題之外,以大中國沙文主義態度排擠離散海外華裔女性,不也同樣複製西方簡化他者的方法?不論是李小江或者閔安琪,她們是否具有中國性便在此時被放大檢視。因此,首先要檢驗透過旅行、離散經驗而重塑的中國性,再者必須小心中國性並不等同族裔性,小心迴避種族主義的思考模式,最後才思考兩個人是否能為中國女性發言 (37)

2、本土主義與歐洲中心種族主義:李小江將西方女性主義設為假想敵,強調自身在中國的正統性以代替中國婦女發言,在這前提之下,是否也同樣陷入歐洲中心種族主義,將中國性化約為族裔性,同質化了中國境內的多樣性。因此更須警覺自己在性別、階級、教育與經濟上的特權位階。而近年來,她終於願意與西方展開對話與翻譯,並表示:「只要沒有帝國主義和文化帝國主義的壓迫,我就不是本土主義者」,只是更清楚可譯性在權力不平等關係中,受到歷史與情感的影響 (37-38)

 

四、               跨國接觸倫理:超越情感與承認的關係模式

1、西方女性主義的雙重標準:西方女性主義的時間是循環的,但僅侷限於西方,一旦跨越國際,無論是實際的國界或者族裔的界線,情感便超越本質差異,促使不同的價值編碼,形成鞏固自我的認識論,構成主體性,以供非西方他者模仿/愛恨,最後確立的就是西方中心女性主義論述,此一對非西方女性的時間編碼不只符合男性的線性時間(先進/落後),更符合資本主義的生產、消費和交換模式,在時間之內一切以物質論,否則一文不值 (38-39)

2、欲迎?還拒?邁入跨國接觸的倫理觀念:非西方他者在移民、旅行或新殖民的知識流通中究竟應該迎合或排拒西方中心的知識論?當拒絕同化者透過反向本質化表達本土主義時,亦會陷入本質本義的危機。因此,如何想像及建構一個跨國接觸的模式,以符合李維納斯的倫理觀念-不化約他者,因為須警剔自我對他者的責任-決定了關係的倫理性 (39)

3、倫理觀念進化論:重新詮釋李維納斯的倫理觀,史書美認為他者仍具有能動性及反思能力,並把他者的時間價值設定在當下,以他者所呈現的定義主體性。而南西·佛萊賽則是強調他者應在主體承認之外,正視經濟、政治重新分配的抗爭,以避免落入從屬階級不得翻身。最後李小江提出立場置換的終極概念,超越之前的承認邏輯,關鍵為有能力並願意將自己置身他者情境中,不論他者為性別、歷史情境或論述模式,利用自己的多重立場,實踐真正的局部政治 (40-41)

 

問題:1、所謂的姐妹情誼是否存在?

   2、男人不會是資本主義消費者或商品化的標的物嗎?是男性能在其中矻立不搖或男性亦是跨文化接觸失敗的案例?

   3、西方女性主義者除了對時間價值進行編碼,對於空間呢?一如在其論文中所提及在中國/美國;在家鄉/旅行/離散的空間論述,能否在不平等的地理發展中,也可以看到不平等的女性地圖?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