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彙整   /  概念  /  後現代主義相關資料:Chinese and Taiwanese Postmodernism II
資源型式:
提供者:
            

IX Chinese & Taiwanese Postmodernism 

陳芳明。〈當後殖民遇到後現代-誤讀張大春《撒謊的信徒》〉。《中外文學》第二十五卷•第四期 (September 1996)

鍾明德。〈抵拒性後現代主義或對後現代主義的抵拒:台灣第二代小劇場的現和後現代劇場的轉折〉。《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五期(October 1994)(response

Dirlik, Arif and Zhang Xudong, eds.  Postmodernism and China.  Boundary 2  Vol 24 No. 3 (Fall, 1997). 

  • "Introduction: Postmodernism and China."  (See notes and comments) 
  • Wang Ning.   "The Mapping of Chinese Postmodernity." pp. 19-40.(See notes and comments) 
  • Liao, Ping-hui.  "Literary Discourse and Public Culture in Taiwan."  pp. 41-64  (See notes and comments) 


    "This collection of essays is aimed at making the problems of a Chinese postmodernity explicit and available to critical interrogation.  In doing so, it acknowledges the fundamental ambiguity of the issue of Chinese postmodernism, namely,  its possible complicity in the culture of global capitalism, its origins in mass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life, and its evasion of issue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何文敬。〈從後現代美學析論《藍絲絨》的雙重敘事與互文性〉。《中外文學》。第二十二卷.第八期 [《電影與文化結構》專輯] (January 1994)

楊明蒼。〈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與台灣〉。《中外文學》。第二十二卷.第三期 (August 1993)

Special Issues
《中外文學》第二十二卷.第二期 [《紅樓夢》的後現代情境專輯](July 1993)

《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七期 [《當代台灣劇場再探》專輯]

  • 姚一葦:後現代劇場三問
  • 呂健忠:台灣劇場改編現象的近況
  • 迄芊G對「後現代主義劇場」的再思考
  • 黃美序:細讀<抵拒性後現代主義護對後現代主義的抵拒>

《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十一期 [《後現代小說》專輯] (April 1995)

  • 王建元:從美學到批判教育理論:後現代台灣小說與啟蒙小說嬗變(張錦忠譯)
  • 張惠娟:後現代與女性主義之糾葛-試論當代女性烏托邦小說
  • 賀淑瑋:拼貼後現代:小說
  • 陳昭瑛:追尋「台灣人」的定義:敬答廖朝陽、張國慶兩位先生
  • 邱貴芬: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

《中外文學》 第二十四卷•第一期 [《台灣當代小說窺探》專輯] (June 1995)

  • 劉亮雅:擺盪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朱天文近期作品中的國族、性別、情慾問題
  • 簡政珍:張系國:放逐者的存在探問
  • 張啟疆:晚近台灣小說中的都市「負負空間」

《中外文學》第二十四卷•第二期 [《後現代主義》專輯] (July 1995)

  • Jurgen Habermas:現代性-未竟之功 (張錦忠譯)
  • Andreas Huyssen:後現代導讀 (郭莞玲譯)
  • Linda Hutcheon:後現代主義與諸女性主義 (沈富源譯)
  • 廖炳惠:比較文學與現代詩篇:試論台灣的「後現代詩」
  • 黃宗慧:大敘事或小敘事?-重探李歐塔之後現代觀
  • 邱彥彬:閱讀魅影:談德希達的繼承慾望與介入性閱讀
  • 蔡淑玲:巴岱儀的否定與踰越

《中外文學》 第二十四卷•第七期 [《後現代文化論》專輯] (December 1995)

  •         Jean-Francois Lyotard:後現代狀況 (黃宗慧譯)
  • Daniel Bell: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道德秩序的傾頹 (邱彥彬譯)
  • Jean Baudrillard:通訊狂歡 (李家沂譯)
  • 廖朝陽:重述與開放:評巴特勒的《造就身體》
  • 簡政珍:後現代的反思:藝術作品的身姿-評葉維廉的《解讀現代•後現代》

《當代》第121期/復刊第三期.[走出後現代專輯](Sept. 1997)

BACK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