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彙整   /  概念  /  訪問劉紀蕙老師:[文學/文化理論教學] 組織、理解與實踐之間
資源型式: 自行填入
提供者:
            
大綱︰

Dear Joyce,

我想我們做任何事都一定有個人的動機﹐我訪問的個人動機是想了解不同老師在教學中﹐如何講解理論、引導思考、帶出討論和各個層面的實踐。我下面問了一系列的問題﹐你看對不對胃口。你可以選擇性的回答。我個人希望是筆談﹐但如果你覺得當面談比較好﹐也可以。如果是筆談﹐可能不是走一回﹐而是我再根據你的問題提出一些問題──不過當然要尊重你的興趣和時間限制。我自己在研究所和大學部都有開文學理論課──大學部是文學批評。如果你也有兩種階段的課﹐請分別之。

下面的問題是開放式的﹐你可以用你教授過的任何一門(或數門)課程來談。請儘量舉例﹐具體談談。

0. 個人教學重點和軌跡:首先麻煩你談談你的(理論)教學重點和興趣。(是否是文化研究與精神分析兩大區塊?有沒有一個發展脈絡﹐重點改變﹐還是哪幾門課你最喜歡、得意的?)

除了早年在輔大英文系開設的十九世紀英國文學(浪漫時期文學、維多利亞時期文學)之外,我所開設的課程大致可區分為跨藝術研究、台灣文學史、中國與台灣現代性議題、精神分析與文化理論這幾個範疇。前面三個類型比較倚重環繞特定理論性問題意識而組織,例如「後設電影與比較藝術」、「超現實文學與藝術」、「妄想與歇斯底里」、「現代主義與鄉土文學」、「皇民化運動與現代性主體」、「現代性與文化翻譯」;後面一個類型則是根據問題意識而拓展的理論性探討課程,例如「克莉絲蒂娃專題」、「認同與主體性」、「神聖與賤斥」、「文化他者的問題」、「政治性重探」與「美學與倫理」。

雖然我大致上會重複在這些範疇之內開課,但是,我所開設的課程有一種慢慢發展的路徑,原因是我自己也在不斷探索與思考某一些特定的問題。所以,就連在精神分析與文化理論這個範疇之內,我也不太會重複開設同樣的課程。其實,僅從「認同與主體性」、「神聖與賤斥」、「文化他者的問題」、「政治性重探」與「美學與倫理」這幾門課程的名稱來看,應該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內在聯繫與發展邏輯。通常,我會對我最新開設的課程最為滿意,因為這些課程是我「實驗」出來的最佳組合。所以,如果現在問我對於哪幾門課滿意,我會說是「政治性重探」與「美學與倫理」。我在課堂上清楚的看到了同學們慢慢被引發的興趣與熱情,課堂上的討論有時候也會相當激烈。

1. General principle: 請問你教批判理論的目的何在?你覺得理論除了思考訓練外﹐可以「做」什麼?學生應該要學到什麼?你覺得學生有達到你預設的課程目標嗎?

批判理論多半指向問題的根本,我們閱讀理論性文本,其實是要隨著作者探索問題的路徑思考一遍。所以,我會要求學生在這些著重理論性的課堂中,確實地閱讀理論原典,分析其論點,並且在課堂討論是否同意此論點。通過閱讀理論性文本,學生的思路會隨之展開,而更趨縝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學生能夠面對任何文本或是文化議題,自己展開問題意識,並且進行理論性論述。雖然理論性的材料都比較困難,但是,近年來修我課的同學不少都可以慢慢進入狀況,而在課堂中有很深入的討論。真正不喜歡理論性思考的同學,就不會來修我的課。

2. Curriculum Design: 請問在教授一門文化理論課程時﹐如何選取教材和決定份量?選取教材是否考慮難易﹐還是以原典為主。閱讀份量是否有個一般的準則?

我認為組織一門理論性的課程,重點在於如何能夠將核心的問題意識透過階段性的閱讀,逐層深入掌握。因此,各週的閱讀材料在問題意識上需要有內在的對話與延續。每一週的閱讀份量大約以兩篇文章為主,可以另外列出延伸閱讀。理論性的課程一定需要閱讀原典,因為,任何介紹性的文字都會隔了一層,先不說介紹者的詮釋角度是否偏頗或甚至是否有誤解,如果不閱讀理論原典,就無法學習如何與此理論對話,或是如何保持批判距離。

TOP

3. Teaching: 請問你在一門課的教學以講課為主﹐還是討論﹐其中比例如何分配?講課的重點是?有包括文本解說嗎?請問你教學中「成功」(有心得)、「失敗」(有改進的契機)的例子可否列舉一二?為何「成功」?為何「失敗」?

我多半是前半段講課,後半段開放討論。講課時間大約一小時或是一個半小時,不過,學期靠近結尾時,講課的時間會減少,以便學生有時間提出引言論點。近年來我也習慣先寫出講課的草稿,有時以講義發出,有時設計成簡報,透過電腦投影。原因是,寫出來的思緒比較深刻完整。不過,講課時當然會有更多的發揮。

講課的重點主要是直接點出該週閱讀材料的核心問題,一些同學們閱讀時可能會注意到或是感到困難的關鍵概念。我會介紹一下此理論的脈絡,作者的其他著作與問題意識,並點出本週閱讀是否銜接前週的議題,或是此週閱讀與該門課主旨的關連,然後說明該週閱讀的核心概念,也會帶著一起讀一些關鍵段落。

我相當重視課堂的討論,所以我都會盡量在上課前將討論問題放在網路上。有時候,我採取開放討論,有時候,我會讓同學選擇引言報告,然後再開放討論。有些課程,我會鼓勵同學組織讀書會,一起閱讀討論,如此可以增加同學們的理解。我也要求同學們在網路上進行討論。不過,網路上的討論效果似乎不如課堂或是課後讀書會的討論。鼓勵同學透過網路提供相關的理論網站,倒是有幫助。

每一門課都會有不同的性質,不同的成員,發展出來的課程氣氛也會不太一樣,所以我的教法有時會看情況而調整。成功的課程多半會在同學們的討論以及報告中看得出來,由於課程所導引的問題意識會逐漸深化,所以當同學們被引發興趣,也有了閱讀的心得,課堂上的討論有時候就會針鋒相對。

我曾經有過感覺相當失敗的上課經驗,原因是我太放心讓同學們負責引言,而沒有先作一次我自己的論點陳述。當同學們一知半解,報告中多半是直接翻譯,卻無法呈現論點的邏輯,甚至文字中不知所云。其他同學便需要忍受此種報告,而實際上卻仍舊無法掌握重要概念。

我仍舊會給同學引言報告的機會,因為他們或許會有機會發揮潛力。不過,我一定會在開始時,將主要問題與重點講一遍,同學報告時,若略過了某一些重要概念,我會打斷報告,帶領大家閱讀一些段落,確認同學掌握了此概念,再讓該同學繼續報告。

 

4. Reading: 請問你自己閱讀理論有方法嗎?你對學生閱讀理論文本的建議是什麼?看不懂要怎麼辦?

我認為,我閱讀理論的唯一理由是我有一個或是一系列待解決的問題。這些理論書籍回應了我的問題,因為他們也在思考類似的問題。因此,當我閱讀理論書籍之時,我會對照我自己的疑惑,設法理解這些思想家的思考路徑,掌握他們的邏輯,並且自問是否同意。

我通常在閱讀之時,會在書本的空白處用英文或是中文寫下該段的重要概念,或是以我自己理解的方式寫下此處的論點。看完一篇文章,我一定會在最後空白處,寫下此文章的論點結構,同時會以札記方式,將此文章的重要概念整理出來,並將原文打上,註明頁碼。如此處理,可以確定自己可以理解並掌握此文章,日後要援用此文之概念時,便不需要重新閱讀。

我認為學生閱讀理論性書籍時,也需要同時整理閱讀札記,整理核心論證,比較能夠確實掌握。如果學生會看不懂,我唯一的建議是,繼續慢慢閱讀。閱讀理論性文本,會慢慢讓自己的思緒更為複雜,邏輯更為清晰。閱讀過一次困難的概念之後,第二次就不會感覺如此困難。閱讀時,只有以特定的基礎與文本進行對話,才會有思考發生。

TOP

5. Practice: 請問你如何讓學生了解理論﹐「實踐」理論?有些文本﹐如Foucault and Lacan 比較難﹐你會如何幫助學生了解?對你而言﹐理論實踐的方向有哪些?(文學批評者可能是在分析文本中實踐理論﹐對你而言呢?

──實踐的文本:你如何指導學生選取、界定他/她們的「文本」?(如:學生說要研究「賤斥」與台灣主體、李安電影裡的「移民和他者」﹐你的建議會是?)

──論文中論述的建立:你在閱讀學生討論理論時﹐自己覺得最常見的問題何在?(問題很多很多﹐但除了語言本身的問題﹐你最介意的﹐或是最先指正的是?)

我通常最反對學生對於理論一知半解,僅取其中部分概念或是詞彙,便運用於文本分析,而完全忽視此文本所牽涉的複雜社會歷史與文化脈絡,以及此文本與該理論書寫者所對應的歷史文化問題。

我會提醒學生,問題意識必須是在面對研究對象時才具體發生的。理論性的思考會讓我們對於某一些文化現象中的問題有特別敏銳的觀察,但是,在特定的研究對象──也就是在特定的歷史、文化、社會等時空條件之下,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我會鼓勵學生自己選擇研究對象,以便回應他們自己的問題意識,並透過理論性思維,將這些問題意識複雜化,進行討論時,不斷質問自己:是否如此討論可以充分說明此問題,是否可以真正說服自己。這些書寫工作,也就是理論化的工作。

TOP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