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彙整   /  概念  /  後結構主義相關資料:8. Minor Literature 小文學;少數文學littérature mineure
資源型式:
提供者:莊士弘 (Stephen Shih-hong Chuang)
            

莊士弘 (Stephen Shih-hong Chuang)

July, 2010

 

Minor Literature[1] 小文學;少數文學littérature mineure

 

「少數文學」[2],顧名思義,乃是一種有別於由大眾語言所書寫的藝術作品。它乃是對於一個已僵化、固定、甚至標準化的語言,使之感到「陌生感」,猶如由陌生人所說的話一般,使原來看似標準化的語言,口吃[3]、鬆動、陌生化、甚至無以溝通。抑有甚者,德勒茲在他一本關於文學作品的論作批判與臨床》(1993)中,該書最前面的扉頁,茲援引普魯斯特《反聖駁夫》的一句話:「美好的書作乃由一種陌生的語言所書寫而成的。」[4]

德勒茲與瓜達西(以下簡稱「德-瓜」)《卡夫卡:為少數文學而作》[5]以卡夫卡的小說來說明他們所謂「小文學」。該概念有三種特色:

其一,語言帶有一個高度的解疆域化的係數 (language is affected with a high coefficient of deterritorialization) (英譯16;中譯33)

若我們要一位住在布拉格的猶太人,描述他受到排斥的社會、政治、甚至歷史經驗,他寫出來的德文肯定是「有一點像德文,卻又不太像」的那種不純粹、不標準、不正統的感覺。在此意義上,住在布拉格的猶太人卡夫卡書寫德文時,顯然會將他那種異於一般大眾所使用的德文帶入其寫作當中。那種不純粹的德文,正因為他使用德文書寫的關係,使得所謂「正統」 (standard) 德文顯得不那麼正統。在此時,所謂正統的德文在這書寫與言說的瞬間,被「汙染了」、質異化了。這誠然是對一個正統的語言使之解疆域化。德-瓜在《卡夫卡》中,曾舉出鮮明的例子:猶如捷克的猶太人用德文書寫,猶如用烏茲別克人用俄文書寫 (18)千重台中,則舉出三個很實際的例子:布拉格的德文、黑人的英文、以及魁北克人的法文 (ATP 104)。筆者認為,或許,在台灣原住民在使用中文也可以是這種例子。

其二,每件與個人的事務皆直接地連接到政治 (chaque affaire individuelle est immédiatement branchée sur le politique)[6] (英譯17;中譯34)

由於自己有著一部與別人不同的激蕩的 (vibrating) 歷史,其歷史是在既有的權力/力量被消音,變成喑啞、無以說、也不能說。所以自己的書寫永遠對抗著這既定社會要他/她們屈從的問題(Duplay 216)。在權力不平等的歷史經驗裡,顯然地,個體的任何事務都與這不平等權力關係中的社會環境有關。這是個人的,也是政治的。

其三,一切帶上了群體價值 (everything takes on a collective value);只有表述的集體集合體 (there are only collective assemblages of enunciation) (英譯17/18;中譯35/37)

歷史的出現,乃是在危急的時刻之中,班雅明如是說。由於個人所處的是一個被邊緣化的社群,也使得他們會形成另一種意識或敏感度。他們的集體意識與國家意識「在外部生活中往往是起不了任何作用,並且仍不斷地瓦解。」所以,文學便肩負起這種群體,甚至是革命性的角色與功能(中譯36)。在1911年,卡夫卡在日常上說:「文學是大眾的事」(literature is the people’s concern)(英譯18)。

綜上所述,語言不再只是再現式、譬喻式、或象徵式的語言,或只是溝通工具作一種「秩序語言」(mot d’ordre; order-word);反之,它應當是去鬆動、異質化當今的主流語言,使之產生解疆域化。所以,「少數文學」不是一種修飾性的「少數文學」或由少數族裔所書寫的「少數文學」,重點是,在德-瓜思維裡,「少數文學」應是能使大眾的語言解疆域化,使其感到結巴,並且能夠產生語言持續改變的虛擬線(virtual lines of continuous variation[7]、流變、創造、更甚產生革命性──即便那是歐洲白人男性所書寫的。

在「後」殖民視域裡,一個「後」殖民作家或畫家,常會被質疑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你/妳用主流或主人的語言來常作藝術創作的工具呢?為何背叛自己的族裔或國家,不用「自己」的傳統語言來表達?質言之,這一系列的質問終將落入另一種本質論、國族主義 (nationalism)、「愛國主義」的窠臼之中。[8]各個族裔或國家落入這樣的國族主義之中的另一難題便是,一個僵化、百無聊賴、陳腔濫調的封閉式語言。誠然,德-瓜對現代或當代的「後」殖民藝術家,找到另一種的思考模式,另一種全新的創作場域,並使得在「後」殖民的時代裡,藝術的創作不再是國族主義式的再疆域化(reterritorialization),而是一種內蘊著流變、變形、變質、變異的「少數」作品。

 

 

Bibliography

Bogue, Ronald. “The Minor.” Gilles Deleuze: Key Concepts. Ed. Charles J Stivale. Montreal: McGill-Queen's UP, 2005. 110-20.

Deleuze, Gilles and Félix Guattari. Kafka: Pour une littérature mineure. Paris : Les Edition de Minuit, 1975.

---. Kafka: 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 Trans. Dana Polan.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6. 【英譯】

---.《卡夫卡為弱勢文學而作》張祖建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中譯】

Duplay, Mathieu. “littérature mineure.” Le Vocabulaire de Gilles Deleuze. Eds. Robert Sasso and Arnand Villani. Nice : Centre de recherches d’histoire des idées, 2003. 216-21.

Hung, Min-Hsiou Rachel. “Emily Carr, Totem Poles, and the Politics of Belonging.”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2009. Washington D.C., USA. Nov. 5-8, 2009.

Sauvagnargues, Anne. « De la littérature mineure à la variation continue » . Deleuze et les écrivains : littérature et philosophie. Eds. Bruno Gelas et Herve Micolet. Paris : Éditions Cécile Defaut, 2007. 281-92.

 



[1] 據筆者所悉,這詞有三種譯法:「少數文學」、「小文學」以及中國大陸張祖建所譯的「弱勢文學」。筆者認為,張氏的譯法,雖然字面意思上說的通,然而,就德勒茲思想而言,其所謂「流變少數」或「流變無感知」,不是如其所是地變成「弱勢」。反之,其目的,更應是為了對抗──以一種像不受國家機器所宰治的方式,猶如遊擊隊般,對抗結構化的主流、主人等。張氏譯文的「弱勢」,似乎就已假定了那些「少數族裔」就是「弱勢」;如此一來, 德勒茲氏思想內 « littérature mineure »其概念所內蘊的(immanent)對抗性(résistance)、政治性、革命性等,便會被削弱。職是之故,筆者茲以行文的脈絡對前兩種的譯文變動性地交互使用,後者的譯文暫不考慮。

[2] 陳永國的譯文。參考其「什麼是少數文學」。收錄於《游牧思想:吉爾德勒茲&費利克斯瓜塔里讀本》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pp.111-128。然而,若文中所標示中譯本,皆乃指張祖建的版本,因為筆者考量張氏的譯文乃由法文直接譯出,而陳氏乃由英譯本所譯。然而礙於中國大陸的譯文仍與台灣有著相異之處,故張氏的譯文會有所變動。

  [3] 同樣地,德勒茲在《批判與臨床》指出,「當語言變得如此緊繃,它開始口吃、呢喃、結巴 [. . .]後所有語言到達它的界線(limit)、標誌出其域外、並且與沉默遭遇。」(英譯113;法文142)。關於德勒茲使語言口吃的討論,可參照批判與臨床》中的第十三章<他口吃了. . .> (He Stuttered. . .; Begaya-t-il. . .)

[4] Gilles Deleuze et Félix Guattari, Critique et clinique (Paris :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1993)  p.3. 原文為:Les beaux livres sont écrits dans une sorte de langue étrangère.

  [5] Gilles Deleuze et Félix Guattari, Kafka: Pour une littérature mineure> (Paris :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1975).

  [6] 英譯版譯為 “each individual intrigue to connect immediately to politics” (17)。筆者以為原文 “affaire”(事務;問題)譯成 “intrigue” (陰謀) 似乎有個太主觀意思。所以在此,筆者直接採用法文原文。

   [7] “Minor writers make language stammer; they deform and transform its regular patterns in such a way that the language itself stutters, as the language’s virtual lines of continuous variation.” (Bogue, “the minor” 113)

   [8] 可參閱:Min-Hsiou Rachel Hung, “Emily Carr, Totem Poles, and the Politics of Belonging”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2009. Washington D.C., USA. Nov. 5-8, 2009).

 

TOP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