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彙整   /  概念  /  Male Voyeurism and Female Spectatorship--Mulvey
資源型式:
提供者:許書銘
            
未命名 5

許書銘編譯

July, 2010

蘿拉.莫薇

Laura Mulvey

 

生平介紹

<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

學界回應

參考書目

相關網站

台灣碩博士論文應用實例

 

生平介紹

        蘿拉.莫薇1941年出生於英國牛津並於1963年畢業於牛津大學歷史系。目前在倫敦大學教授電影與媒體傳播。莫薇因為其論文 <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而聲名大躁,而此篇論文也被視為女性主義電影評論之一大創舉。寫電影評論的同時,莫薇亦與其夫Peter Wollen拍電影,有 Penthesileia: Queen of the Amazons (1974), Riddles of the Sphinx (1977), Amy! (1980), Crystal Gazing (1982), The Bad Sister (1983)。她的作品也呼應其論文 <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裡所討論且挑戰的女性於電影中被凝視的姿態。

 

TOP

 

<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莫薇於1973年完成<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一文,並於1975年發表於英國的電影期刊《 Screen。此篇論文將精神分析學說,如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還有拉岡 (Jacques Lacan)的理論,帶入電影分析裡頭。當然,莫薇並非第一位將精神分析帶入電影討論的,但她將精神分析、電影理論、以及女性主義三者融合成一體為其獨到之處。莫薇在本文提出電影中的三種凝視:1. 攝影機的凝視 2. 角色間的相互凝視 3. 觀眾的凝視。莫薇認為好萊塢只強調第三種凝視,也就是屬於男性主體的位置。在<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最重要的觀念即「男性凝視」(Male Gaze)

        莫薇在文中指出,性別的差異與不平等不僅會出現在電影的內容和主題上,整個電影機制(apparatus),即典型的觀看方式,都存在著這種差異及不等。本文述說在傳統主流好萊塢電影中,女性是如何成為男性凝視下的一被動客體。透過精神分析理論,莫薇認為是男性的無意識建構了這種情色愛慾的觀賞快感。不過莫薇承認,精神分析並不能解決性別之間的不平等,也無法終止女性所受的壓迫,但莫薇強調,精神分析提供的是一種有用的政治工具,以用來證明這種享樂機制是依賴於女性在電影中的被物化與被凝視。總地來 說,莫薇指出女性在這個制度下的形象有二,一為男性凝視下的客體,男性慾望的目標; 二為女性為閹割威脅的意符 (signifier)

        首先,莫薇提出電影提供觀者兩種互相矛盾的視覺享樂:一為弗洛伊德所提的「視淫」(scopophilia),弗洛伊德提出人們很享受將他者化為被凝視的客體,並用其凝視控制客體。二為透過類似拉岡所提出的鏡像階段理論 (mirror stage) ,人們以自戀的層面來發展視淫。莫薇進一步指出,傳統流行電影環繞著兩個時刻:敘事時刻與奇觀時刻,而敘事時刻與主動男性有關,奇觀時刻則與被動女性有關。男性觀眾會固定其凝視於男主角身上,即影片中的觀看者,來滿足自我的形成。這種凝視關係呼應也是拉岡所提鏡子前之辨認(或是誤辨)時刻。奇觀的觀看則映證了女性客體的位置(性客體)。

        為了滿足快感慾望,又想逃離惱人不愉快的原初去勢經驗不斷的重演,此時男性有兩條路徑來解脫以抵達認為安全的情境:一藉著偷窺對原初的創傷時刻展開詳盡的調查,而促成對有罪客體的懲罰、貶抑或拯救,莫薇用黑色電影來證明此說; 二為完全的否認閹割並藉著戀物客體以替換之,或將再現的對象化為戀物對象。莫薇用女星崇拜的現象來印證此說,指出情慾的觀看媒介從男人轉換至攝影機所提供的不須媒介的純粹情慾觀看,如特寫女性某些部位,而這就是所謂的奇觀時刻,藉此男性的去勢焦慮被安撫,有種安慰感撫之。莫薇的結論即摧毀這種使女性成為客體的制度,才得以徹底解放女性。

 

TOP

 

學界回應

        即使莫薇大力鼓吹摧毀好萊塢通俗電影既有的制度以解放女性,許多學者仍然認為莫薇的論述實際上還是畫地自限。他們指出莫薇的論述還是受到父權體制的控制,因為莫薇所認定的觀看者僅限於異性戀男性,而完全忽略了女同性   ,男同性戀與雙性戀。另也有學者指出通俗電影要以完全女性化來觀看拍攝電影根本不可能。女性主義批評家Gaylyn Studlnar更提出與莫薇完全不同調的論點,認為觀者的視覺快感是被動的、自虐狂式的,而不是莫薇所提出的主宰式的、有力的、抑或虐待狂式的視覺快感。

 

TOP

 

參考書目

Leitch, Vincent B.,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New York: Norton, 2001.

 

TOP

 

相關網站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ura_Mulvey

https://wiki.brown.edu/confluence/display/MarkTribe/Visual+Pleasure+and+Narrative+Cinema

http://www.arasite.org/mulvey.htm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ze

 

TOP

 

台灣碩博士論文應用實例

賴亭儒著。<凝視、創傷與驚駭:《沉默的羔羊》之拉岡式閱讀>(Gaze, Trauma and Horror: A Lacanian Reading of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淡江大學英文系碩士論文,2008

本論文運用拉岡心理學理論分析美國經典驚悚電影《沈默的羔羊》中的女主角克萊麗絲史達琳,探討不同於女性主義觀點的議題。第一章用拉岡精神分析哲學中的「凝視」去比較羅拉莫為所提出以「男性觀看」為出發點的理論,藉以討論此電影導演強納森迪姆如何用解構「男性觀看」觀點的方式,用接近於拉岡心理學的方式重新建構此部驚悚電影。根據莫為的理論,過去的驚悚電影習於使用「男性/看,女性/被看」的模式,去建構性別上的權力關係。但在《沈默的羔羊》中,導演成功地運用新的手法有別於過去「男性觀看」的模式,提供觀眾一種新的觀影經驗。第二章則是探討女主角史達琳失去父親的創傷與其病症、慾望之間的關連。在以往女性主義電影批評中,把女主角史達琳對於漢尼拔醫生的情感曖昧,歸咎於女主角的戀父情結。但此章節,我採用精神分析哲學理論中的移情作用,去分析女主角與漢尼拔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她經常夢見羔羊尖叫的病症,皆是在他者中呈現其小對物的變形。而女主角也從這個病症中呼應大對體的慾望,從中享受快感。第三章則是探討漢尼拔醫生這個人物所象徵的意象。對於史達琳而言,在她的移情作用中投射在漢尼拔醫生身上的情感,很顯然地是一種追求快感的沈溺,而其中這種行為也含有僭越性質,從僭越社會禁忌的亂倫原則中得到快感。透過引用佛洛依德的「詭奇/二元」理論,在此部分去討論漢尼拔醫生是如何在女主角身上、與象徵界兩者之間呈現「真實界中的快感父親形象」。另外,有關於「真實界中的快感父親形象」的議題,也將綜合文本分析以及漢尼拔醫生的食人意象中去討論象徵界與真實界的模糊、矛盾關係。

 

楊君柔著。<女性凝視:論崔西.雪佛蘭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Female gaze:on tracy Chevalier's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本論文以男性/女性凝視的辨證概念,研究崔西雪佛蘭(Tracy Chevalier)以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藍本的虛構小說中十七世紀畫家的自由意志與外在影響的關係。第一章應用布魯克斯(Peter Brooks)的理論,以侵犯隱私(invasion of privacy)與在身體上做記號(signing on bodies)兩個方法,佐以維梅爾作此畫的技巧與後人的詮釋,一步步將畫裡靜止的女孩轉變成生動的小說主角葛里葉(Griet);並由此過程得出侵犯與反抗的辨證關係,於第二章裡帶入莫薇(Laura Mulvey)的男性凝視(male gaze)理論裡,試圖證明女性凝視(female gaze)的存在。同時,男性凝視所代表的父權壓制,就如同當代藝術潮流,或畫家贊助者對畫家的影響或要求。畫家自由意志的反抗,如同受壓迫的女性所做的回視一樣。第三章提出反對莫薇的女性主義者們,包含了卡普蘭(E. Ann Kaplan)與唐安(Mary Ann Doane)所主張的女性凝視理論,讓小說女主角葛里葉一一回擊她所受到的男性凝視的壓迫,證明女性凝視有征服男性凝視的可能,亦即畫家的自由意志能不受外在影響而保有自我風格。結論裡比較小說與於2003年上映,改編自小說的電影兩版本做總結。

 

余晏如著。<圖畫書之性別研究:以芭貝.柯爾文本為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本文以圖畫書美學、女性主義觀點檢視巴貝柯爾(Babette Cole)文本呈現之性別議題,就童話改寫題材、性慾取向、身體意象及性別分工等層面,依次探討文本如何處理性、性慾與身體三者繁複交錯之關係,及背後所蘊含的性別意識型態。研究發現巴貝柯爾仍以「單一性向模式」(mono-sexual paradigm)作為論述基調,此預設個體皆有一固定、永不變更的性取向,並無彰顯性別中個體情慾流動及性別身份多元化之可能。此外,研究者以蘿拉莫薇(Laura Mulvey)〈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凝視觀點,檢視巴貝柯爾對文本角色身體意象及服裝符碼之處理,其傳達社會何種規訓意識及性別樣貌?研究發現,其論述再現男主動觀看/女被動展示之視淫(scopophilia)二元對立模式,以性徵及服裝強化個體之「性別化身體」,進而以「生理決定論」觀點鞏固異性戀核心家庭之意識型態。

TOP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