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彙整   /  概念  /  非洲︰西非與西非文學 West Africa and West African Literature
資源型式:
提供者:Joyce Chen (陳姿伶)
            
未命名 1

西非文學簡介

 

西非的範圍

簡史

文學發展

 

I. 西非的範圍

一般以加入「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 -ECOWAS)的十六國為主,2002年茅利塔尼亞(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退出,現存十五國中多數國家通行法語;維德角(Cape Verde)與幾內亞比索(República da Guiné-Bissau)則以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有奈及利亞(Nigeria)、迦納(Ghana)、獅子山(Sierra Leone)、甘比亞(Gambia)和賴比瑞亞(Liberia)。除賴比瑞亞以外,皆曾為英國殖民地。

 

TOP

II. 簡史

撒哈拉以南的西非地區早在西元三世紀左右便穿越沙漠與北非甚至歐洲進行象牙與黃金的貿易,頻繁的商業活動促成了迦納(Ghana, 8-11)、馬利(Mali,13-17)及松海(Songhai, 15-16)三大中世紀帝國的形成。11世紀開始,隨著伊斯蘭勢力的崛起與散播,西非部分地區也成為伊斯蘭文明的一部分。十五世紀起,葡萄牙人開始沿海岸線進駐,將奴隸賣到歐洲在加勒比海及美洲的殖民地。16世紀末,松海帝國逐漸瓦解,而歐洲各國紛紛在沿岸設立商行,管理日益熱絡的奴隸、象牙、黃金、香料等交易。白人更依照出口的主要物資稱呼沿海地區為黃金海岸(今迦納),奴隸海岸(今奈及利亞)、穀物海岸(今賴比瑞亞)及象牙海岸(今仍沿用)17世紀以後,歐美非三洲的貿易網絡形成,掌控奴隸交易路線中轉站的達荷美王國(Dahomey)、貝寧王國(Benin)及阿散特帝國(Asante)境內的大城市也因之繁榮發展。18世紀末,英美國內掀起反奴聲浪。英國在1818年通過禁止奴隸交易,並選定今獅子山國境內為自由黑奴回歸非洲的據點。1820年,在美國殖民協會三名白人代表的監督下,將86名第一批解放的美國黑奴送回非洲的伊莉莎白號在紐約啟航,但在抵達非洲後的一個月內就有25名乘客因疾病與物資短缺而死亡。美國殖民協會派出新的白人代表來與當地國王或酋長談判。最後在槍枝的威脅下,非洲當地首領以極低的價錢出讓蒙色拉多角(Cape Mesurado)給自由黑人居住,隨後改名門羅維亞(Monrovia),以紀念美國門羅總統(James Monroe)。直到1847年以賴比瑞亞為國名獨立以前,由美國託管。由於建國的歷史,賴比瑞亞與美國關係緊密,也是西非唯一一個不曾經歷歐洲殖民統治的國家。1884年帝國主義列強在柏林召開會議解決剛果河流域歸屬問題,然而卻私下制定瓜分非洲的原則。會後,各國開始佔領非洲領土,宣佈為本國的殖民地,至1912年,九成以上的非洲土地都被歐洲各國佔為殖民地。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基督教信仰與西方的教育方式和政治制度跟隨殖民統治而來,對於西非地區的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影響深遠。

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運動席捲各殖民地與附屬國。泛非運動在政治(Pan-Africanism)和文學(Negritute)方面同步展開。西非各國於1960年代前後紛紛獨立。但獨立後不久,旋即因族群或宗教衝突而引發內戰。西非第一大國奈及利亞因種族仇恨與宗教差異引發的軍事政變最後演變而成比亞法拉戰爭(Biafra War, 1967-1970),為60年代最著名的族群衝突。內戰平息後,奈國進入長達近三十年的獨裁統治。許多知識份子與政治菁英遭迫害而犧牲或流亡海外。

除了族群與宗教紛爭,西非其他國家也因為頻繁的政變與貪污的獨裁政府,政局長期不穩定,醫藥與公共建設落後而無法發展經濟。1980年發生在賴比瑞亞的武裝衝突便肇因於長久以來政治與經濟資源分配極度不均。1989年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領導的「叛軍」民族愛國陣線(NPFL, National Patriotic Front of Liberia)由象牙海岸侵入賴比瑞亞,將先前透過政變上台的杜伊(Samuel Doe)總統凌遲處死。1996年在西非維和部隊及聯合國介入之下,第一次賴比瑞亞內戰以隔年的總統選舉做結。在聯合國派駐的國際觀察員與西非維和部隊的監督下,泰勒高票當選。

然而儘管泰勒政權受到利比亞、象牙海岸、布吉納法索等非洲國家的支持與美國及法國的默許,泰勒治下的政局依舊混亂,在1999年再度引發內戰。泰勒並且資助鄰國獅子山的叛軍革命陣線聯盟(RUF, Revolutionary United Front),使獅國陷入長達十年以上的內戰。而與兩國接壤,多年來飽受戰火潑及與難民騷擾的幾內亞所支持的利比亞民主和解聯合會 (LURD, Liberian United for Reconciliation and Democracy)入侵賴比瑞亞西北部;2003年,另一支以象牙海岸為根據地的叛軍賴比瑞亞民主選舉運動(MODEL, Movement for Democracy Election Liberia)則入侵賴國東南。陷入三方內戰的賴國被評選為全世界最危險的三個國家之ㄧ。被認為策動獅子山、幾內亞、象牙海岸內戰的黑手泰勒最後被遞解出境。在時任聯合國祕書長安南(Kofi Atta Annan)的推動下,安理會與奈及利亞主導的西非維和部隊在賴比瑞亞展開解除武裝行動。2005年,年近70,曾任職於聯合國發展署的艾倫強森謝麗夫(Ellen Johnson Sirleaf)經兩輪投票終於當選,成為非洲第一位民選的女性總統。

90年代發生的的西非各國的內戰終於在21世紀初畫下句點。迦納完成了2次政黨輪替,而奈及利亞也結束獨裁政權,成為真正的民主國家。儘管選舉期間暴力和舞弊事件頻傳,抗議選舉不公的聲浪不斷,2007年的總統選舉,為奈國歷史上首見的和平文人政權轉移。西非地區終於出現第三波民主化的曙光。

 

TOP

 

III. 文學發展

西非地區的文學並非承襲自單一的文化傳統,而是融合自身複雜的語言與族群,伊斯蘭與基督教等外來宗教,以及殖民時期與獨立後各大強勢文化影響下的產品。由於西非各國領土與人口數差異懸殊,在文學發展自然有著極大的差異。以下所舉之例以英語文學為主,作家與作品大多來自第一大國奈及利亞。男性作家的數量也明顯多過女性作家。由於西非地區多數社會直到20世紀都還實行一夫多妻制與聘金制(Bride price),女性普遍能獲得的教育及經濟資源較少,識字率與受教率遠不及男性,專職從事寫作的女性作家很少。進入21世紀後,由於教育程度提高及傳統婚姻制度鬆綁,出生於80年代以後的新生代作家在性別上漸趨平衡。越來越多女性投入寫作,甚至成為專職作家。其關注的內容也不再限於個人與家庭。這一批年輕的作家除了關心新的議題,也在寫作技巧上創新,開展了當代非洲文學研究的新局面。

 

A.    口傳文學

   西非地區文學的起源目前尚無定論,但學界多數的文學史研究都從口傳文學入手。由於多數通行西非地區的語言沒有文字書寫系統,在伊斯蘭文化導入阿拉伯文及歐洲人傳入書寫之前,早期的文學以口傳形式流傳,大多是與宗教祭儀有關或用以褒揚聽者高貴的身分,依內容可分為神話(myth)、頌詩(praise poems)、輓歌(funeral dirge)等。現存可考並傳抄後世的中世紀史詩如描寫馬利帝國英雄蓀亞塔(Sundjiata)的史詩(1235 AD)。而與庶民生活最為相關,及對後來文學發展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格言(proverbs)。時至今日,格言依然扮演修辭及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同時也廣泛運用在大眾傳播方面。即使書寫系統已經成為主流,口傳文學靈活、貼近庶民生活並彰顯地方性的特色依舊;除了是學術研究的重點,早期口傳文學的創作者「吟遊詩人」(griot) 與「說書人」(storyteller)仍是對文學創作者的讚譽。

 

   B. 歐洲殖民文化影響

   伊斯蘭文化的散播帶來了阿拉伯文的書寫系統及可蘭經的嚴格教義,然而西非各地的伊斯蘭文化卻呈現各自的面貌。19世紀末的殖民狂潮除了對當地固有的傳統文化造成重大影響,也嚴重打擊穆斯林的文化認同。以英法兩國為例,法國對殖民地實施直接統治,強勢同化殖民地人民,因此直接衝擊當地固有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英國則採取間接通治,藉當地原有的部族首領或宗教領袖遂行其統治,對既有的信仰和政治制度干涉較法國小。為了使間接統治能順利進行,英國透過設立教會與學校來培養一批的當地菁英,以便配合擔任神職、教職及殖民機關裡較小的行政官職。許多文學家與政治家便是這些接受英國殖民教育的菁英份子。他們掌握與母國人民同樣甚至更好的語言能力,也決定了日後創作時的語言選擇、閱讀群眾與出版途徑。

   歐語的寫作使得原本無法互相溝通的族群有了共同的交流媒介,卻也同時掀起一波泛非運動(Negritute)的風潮與母語或歐語寫作的論戰,是非洲現代文學發展史上不容忽略的一環。

 

1. 文類

    除了經典型作家的養成,歐洲文化還帶來口傳文學所沒有的文類小說與戲劇。雖然第一位來自西非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以劇本聞名,多數西非文學作品卻是小說,其次是詩,劇本反而屈居末位。奈國當地並不具備完善的劇場環境,因此純文學的劇本在當地上映機會不大。當地需求的劇本是要能因應受到低成本印度寶萊塢電影的刺激而發展出來的奈萊塢(Nollywood)式電影腳本。

    奈國小說家的作品質量兼具,屢屢在世界各大文學獎告捷,除了人口的優勢以外,學者對於這樣的現象提出三種可能的解釋。首先,小說最能反映當代社會現實,較易得到具有閱讀能力的當地知識分子與世界各國讀者的共鳴。第二是來自殖民文化影響。1920世紀是小說最為盛行的時代,在殖民教育中,英國當代小說經常被列為閱讀教材。其中描寫殖民地風情或想像的作品特別能激起非洲當地人民的反應,如阿切貝寫作《分崩離析》(Things Fall Apart)的動機之ㄧ便是他在求學時期閱讀到充滿歧視與偏見的《強森先生》(Mister Johnson),以及他之後多次攻訐的《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第三是受到作者母語文化影響。根據統計資料,多數的小說家為奈及利亞東南部的伊波人(Igbo),如知名的阿切貝與恩華帕(Flora Nwapa)。伊波文化沒有文字,極為重視說話的藝術和「說書」(Storytelling),說故事是成人平日社交與教育後代的重要手段,也是宗教祭儀。國家獨立後,伊波族在政治上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作家便以說故事的方式描繪現實生活及寄寓政治理想。因此,往往被歸類為社會寫實或政治寫實作品。

    許多小說家也是詩人,詩比小說更能抒發個人情緒,而且不需太長的寫作時間,對於身兼職業婦女、母親、妻子、作家的女性作家而言,因為能寫作的時間和空間都很有限,詩不失為創作的好選擇。

    文類是目前多數學者編纂的非洲文學史的分類基準。若書名標題未言明,則大多數是以小說為主要例證。文類以外常見分類基準尚有年代、性別等。

 

2.早期作品

    現存最早以歐語書寫的非洲文學作品是以葡萄牙語書寫之商業文件。18世紀末開始出現以當地通行的克里奧(Creoles)英語書寫的日記,為後來大眾文學之蒿矢。當時盛行的奴隸交易也帶動了一波奴隸敘事(slave narrative)的風潮,內容多為緬懷家鄉與童年的回憶錄,可說是後來的北美奴隸敘事和離散文學的開端。早期的作品無論在語言使用或內容取材上都充滿當地特色,因此受到西方讀者的注意,卻也惹來「販賣異國情調」、「滿足異國想像」的惡評。

 

 3. 現代文學、全球化與離散作家

    非洲現代文學的主要推手多是第一代的殖民菁英。他們經歷過殖民統治、國家獨立與後殖民時期的亂象,並將其反映在作品中;亦即,其作品反映了個人生命與國家命運,文學作品一如國家歷史,正如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所稱之「國族寓言」(National Allegory)。青年時期接受英法等國的殖民教育,甚至親臨母國求學或工作的他們,能以流利的歐語寫作。此舉將他們的作品推向世界,讓更多讀者透過文學作品了解非洲文化,卻也同時排除了本國語文能力較弱的讀者。這一批對於國家與人民懷有高度的使命感,然而卻常常因為作品高度的政治性,遭到執政者的騷擾或迫害,不得不流亡海外,或是必須透過在英美等地的出版社來出版作品,當地讀者反而必須進口他們的作品,對於經濟能力較差的讀者無疑是一大負擔。當然西非當地不發達的出版業對於文學的發展與流傳更是雪上加霜。

    邁入21世紀之後,享譽文壇的第一二代作家或許創作量不若從前,但仍在學術界耕耘不輟。非洲文學的研究從依附西方當代文學理論逐步發展出自己的研究途徑。而年輕的第三代作家則跳脫寫實筆法與歷史包袱,大膽從事語言與美學的實驗,議題涵蓋層面更為廣泛,更具全球視野。多數在歐美地區發展並展露頭角的他們,更了解作品推廣的重要性,也更善於利用資源,希望能振興西非長久以來衰弱的出版業。教育的普及和經濟發展也培養了新一代的閱讀大眾。在政局安定的國家,文學的蓬勃發展不難預見。

 

4. 大眾文學

    經典型名家作品儘管備受世界矚目,在非洲本地受歡迎的程度可能不及大眾文學。最具代表性的西非大眾文學當屬在奈及利亞的歐尼茲莎市場文學(Onitsha Market Literature)。盛行於5060年代這類作品以簡單的英文,或是通行非洲當地的洋涇濱英文(pidgin)書寫,以手冊的方式印行,銷售的對象是識字但教育程度不高的都市居民。內容約可分為兩類:羅曼史與傳授實用

知識的「如何」(how-to)小冊。這樣的內容反映當時社會大眾的實際生活需求,像是如何找到好工作、維繫婚姻等等。同時塑造了第一批新女性的雙重形象:一面是獨立自主,打破傳統包辦婚姻的新女性;另一面是蔑視倫理,離經叛道的壞女人。在世界文壇與學術界將焦點放在初登世界英語文壇的阿切貝、索因卡等人之時,歐尼茲莎市場文學正改變著奈及利亞的社會。其在奈國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的重要性,近年已逐漸受到學界重視,成為新的研究焦點。

 

 

 TOP

 

參考資料

Exploring Africa. < http://exploringafrica.matrix.msu.edu/>

Irele, F. Abiola and Simon Gikandi,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n and Caribbean Literature.  2 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4.  Print.

Newell, Stephanie.  West African Literatures: Ways of Reading.  Oxford: Oxford UP, 2006.  Print. 

Owomoyela, Oyekan, ed. A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African Literatures.  Lincoln: U of Nebraska P, 1993.  Print.

---. The Columbia Guide to West African Literature in English since 1945.  New York: Columbia UP, 2008.  Print.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