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Æ·J¾ã   /   §@®a  /  Monica  Sone  ²ö©g¥d¡E´¿®Ú
Monica  Sone
²ö©g¥d¡E´¿®Ú
¹Ï¤ù¨Ó·½¡Ghttp://www.isbnlib.com/isbn/0295956887/Nisei-daughter
¥D­n¤åÃþ¡GNovel
¸ê®Æ´£¨ÑªÌ¡GªL©É§g
ÃöÁä¦rµü¡G

林怡君編譯
April, 2011

莫妮卡‧曾根(Monica Sone)(1919-


成長背景與寫作風格
如同其自傳小說《二世女兒》(Nisei Daughter)中的女主角一樣,莫妮卡‧系井‧曾根(Monica Itoi Sone)是19世紀末移居美國的第二代日裔移民。當時,西雅圖(Seattle)的日本移民多以服務業為生。1904年,曾根的父親抱著成為律師的夢想,移民美國,然而,他的美國夢想不盡然圓滿,基於現實的考量,曾根的父親只能在農場工作以及在往返西雅圖與阿拉斯加(Alaska)的船上擔任廚工,直到存了筆錢,他才在西雅圖的貧民區裡開設了一間小旅館,經營自己的事業。曾根的母親於17歲移民美國沒多久後,旋即嫁給曾根的父親。曾根在四個孩子當中排行老二,由於父母皆是日本人的緣故,曾根的生長環境就是英日語並行,尤其在家中,母親不斷的以日本傳統女性規範教育她,中學畢業後,因父親期望,曾根選擇了商業學院,為了將兩年的學業濃縮於一年完成,曾根焚膏繼晷日夜苦讀,卻因此得了結核病,只得靜養一年,康復後,曾根到華盛頓大學繼續深造(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不幸地,太平洋戰爭爆發,讓她好不容易繼續的學業再度中斷,跟其他在西岸的日本移民一樣,曾根的家庭被迫遷往位於愛達荷州(Idaho)的明尼多卡(Minidoka)收容營,直到兩年後,美國政府才放寬了規定,讓收容營中的第二代移民可以離開營區。離開收容營後,曾根先是在芝加哥(Chicago)工作,後來前往印第安那(Indiana)的漢諾威學院(Hanover College)繼續學業。畢業後,曾根申請進入俄亥俄州(Ohio)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攻讀臨床心裡學碩士,之後,與吉瑞‧曾根(Geary Sone)結婚,並育有四名子女。在丈夫的鼓勵下,曾根開始從事諮商的工作,於此同時,從回憶收容營裡的日子,曾根開始檢視自己身為日裔移民的成長歷程,透過書寫,曾根也讓世人注意到了美國政府於二戰期間對於日本移民的歧視的議題。


主要作品
《二世女兒》(Nisei Daughter)出版於1953年,是第一本以日裔女性移民觀點描述二次大戰日本移民在收容營裡生活的小說,對當時美國政府的作法提出強烈質疑。主人翁系井一子(Kazuko Itoi)來自西雅圖經營旅館的日本移民家族,童年時期,一子覺得自己和其他人沒什麼不同,直到六歲那年,母親告訴她,她不是美國人,而是一個「日本人」,一子的世界開始改變,隨著年紀的增長,她領悟到,即便在美國出生成長,對美國社會來說,她仍是個局外人。19417月,日軍偷襲珍珠港(Pearl Harbor),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全面對日宣戰,也改變了許多日本移民的生活,為防堵日本移民成群結黨或將情報回報敵軍,羅斯福(Roosevelt)總統在戰爭爆發兩個月後,簽署了9066號行政命令,強迫太平洋沿岸的日本移民遷出此塊軍事區域。數週之內,約117千多名的日本移民,被強迫往中西部遷徙,安置在數個偏遠孤立的集中收容所,這樣倉促的遷徙下,移民們被迫以極低價賣掉一生奮鬥的財產,賣不掉的也只能眼睜睜的拋棄。收容營裡,他們過著艱困且沒有隱私沒有自由的集體生活,兩年後,美國政府才允許年輕的第二代離開收容營,繼續工作或學業,也因此,一子才得以離開收容營,受到一對傳教士夫婦的幫助,她申請進入大學就讀,直到戰爭結束,收容營逐漸關閉,一子的父母才回到西雅圖繼續經營旅社。

由於雙重歷史文化背景,第二代日本移民們歷經了身份認同的衝突與掙扎,一子一直認為自己跟那些從歐洲移民過來的朋友是一樣的,直到父母親要求她必須到日本學校學習日文,她才驚覺,和他們相比,她不但膚色不同,種族也不同,這讓一子不斷的問自己到底是誰,日本人還是美國人?帶著這些問題,她的自我開始分裂,在美國學校時,她十分的活潑且男孩子氣,一進了日本學校,隨即變得舉止得宜,輕聲細語,日美文化交雜的成長背景下,讓一子既不是美國人也不是日本人,對美國人來說,她過於保守與拘謹,但對日本移民社群來說,她的舉止又過於活潑及狂野,當一子與父母返回日本探親時,更證明,一子母親這幾年要求她所受的日本文化教育,成效極為有限,不可能讓她回到祖國日本生活。童年時期,一子會隨著身處的情境來改變她的行為模式,逐漸地,她瞭解到,這樣的模式只會讓她越來越困惑自己的位置,甚至會怨懟自己的雙重身份。日裔美籍的身份確實讓她備受歧視,但刻意逃避這樣雙重身份顯然是不智的,這種內在的衝突,讓一子領悟到,真正必須學習的課題,不是逃避,而是讓兩種文化在她內心中達到平衡。透過《二世女兒》的書寫,曾根呼籲日本移民們正視雙重文化背景,並鼓勵他們將這樣的背景化為本身的優勢,最後,一子成功型塑新的自我認同:「我(一子)將帶著東方的眼睛,用截然不同的觀點,回到目前身處的主流裡,我不再是一個分裂的人格,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我內在裡的日本與美國,終於合而為一了」。

種族歧視也是曾根在《二世女兒》中所欲探討的議題,自日本探親歸來後,系井一家人發現,他們竟成了種族隔離份子的目標,當一子和母親四處尋找房子以供妹妹好子(Sumiko)靜養時,即便再怎麼謙恭有禮,沒有人願意將房子租給他們,只因他們的日本血統日本外貌,報紙與雜誌裡,更充斥著諷刺日本人的滑稽漫畫素描,當一子在商店裡購物時,店員對她視而不見,而逼迫日本移民強制遷徙,更讓這樣的種族歧視達到高峰,移民們被關在鐵絲網圍繞的營區中,沒有自由沒有隱私,畢生努力的財產都沒了,不論是物質或心裡,都承受著極大的折磨,對於不公平的對待,從憤怒轉化到羞恥,從自信演變成種種的不確定感,回到收容營探視父母時,一子的父母告訴她:「我們感到十分的過意不去,竟讓你有日本籍的父母」。因為戰爭,美國政府讓日本國籍成了這些移民們的原罪與懲罰,曾根指出:「當我發現,不論是東岸還是西岸的美國人,大多數的人根本不知道我們在收容營裡的生活,這讓我十分的憤怒,除了部分西岸的居民外,其他的美國人也不知道,我們如何在違法的程序下,被剝奪了選舉權,這在當今的美國社會完全是不被容許的,然而,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卻被刻意的隱瞞,沒有人去討論這個議題,當局也強烈的不希望讓這樣的議題公諸於世,而這也就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

《二世女兒》對世代間的衝突也做了深刻的描述,第二代移民所面對的,不僅是外在的種族歧視問題,在自身的社群裡,和第一代移民對於價值觀、行為舉止或是風俗習慣也存有極大的歧見,雖然父母在家中以日式教育規範他們,但二代移民對於美國文化的認同卻遠大於父母的歷史文化背景,這樣的矛盾,加上所受教育的不同,讓二代與一代的衝突加劇,這兩個世代,有著相似的東方人外表,骨子裡卻是南轅北轍,曾根就曾在書中指出:「強迫東方和西方結合,簡直是個可怕的錯誤。」但這並不意味著二代必定與一代切割,相反的,藉由身份的認同,二代逐漸開始審視父母背後所意涵的文化,以及與他們原生國家,日本的血脈相連。

部分研究亞裔美國文化的學者指出,《二世女兒》中,曾根對種族歧視的刻畫不夠深刻強烈,Elaine K. Kim對文末一子抱持的正面樂觀感到質疑,也察覺出她的宣言中所含的不確定感,Kim指出,文末日美文化結合的結局,看似是強行冠上的,一代與二代移民所面臨的問題,仍無法從根本解決,Sau-ling Cynthia Wang也質疑《二世女兒》對於種族歧視與社會不公,並沒有真正的面對或對抗,反而落入白人的標準,度量書中的日本移民,但也有學者為曾根辯解,他們指出,曾根的確在書中傳達了支持融入白人社會的理念,然而,曾根所處的時代,是個白人處於優勢的年代,60年代開始倡導的多元文化,對她來說仍是個陌生的名詞,這些學者認為,《二世女兒》珍貴的地方,在於曾根以二代日裔女性移民的觀點,述說在面臨傳統日本文化和種族歧視的雙重壓迫下,如何突破重圍,此外,兩個世代的連結與決裂,也與種族議題息息相關,Shirley Geok-lin Lim指出,書中探討的母女關係,讓一些原本堅持男性才為主流的亞裔美國文學研究者,不得不承認,女性經驗與語言在此領域的重要性,也讓女性亞裔美國文學研究者將其研究觸角伸向種族議題,讓此領域的研究更加多樣性。同時,書中對收容營的描述,更是一種「說出秘密」的勇敢行動。《二世女兒》陳述了作為日裔移民第二代成長的歷程,一子如何找尋自我認同,與第一代的代溝、忍受種族歧視,及努力融入美國社會的艱辛,反映了弱勢種族在美國社會求生的掙扎。本書甫出版之時,並未得到太多的迴響,兩年內就絕版不再發行,26年後,也就是1979年,才由華盛頓大學出版社重新出版,於此同時,爭取公民權,反越戰遊行,女性解放運動與呼籲族裔平等宣言等各種政治運動風起雲湧,而美國社會也開始有了意識型態的轉變,民族大熔爐的觀念朝向尊重差異與兼容並蓄的目標邁進,加上研究亞裔美國文學風氣興起,本書開始得到重視。因關於二戰日本移民收容營的描繪,《二世女兒》更被認為記載了一段失落的美國歷史。如今,《二世女兒》已經成為一部亞裔美國文學的經典鉅作之一。


參考資料

Davis, Rocío G. “Begin He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Asian American Childhood.” Transnational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Eds. Shirley Geok-lin Lim, John Blair Gamber, Stephen Hong Sohn, and Gina Valentino. Philadelphia: U of Temple P, 2006. 162-80.

Kim, Elaine H. “Sacrifice for Success.”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lphia: U of Temple P, 1982. 58-90.

Lim, Shirley Geok-lin. “Japanese American women's life stories: Maternality in Monica Sone's Nisei Daughter and Joy Kogawa's Obasan.” Feminist Studies 16.2 (1990): 288-312.

Sone, Monica. Nisei Daughter. 1953. Seattle: U of Washington P, 1979.

Zhang, Li. “Monica Sone.” 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Ed. Guiyou Huang. Vol. 3.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9. 875-80.

 


Copyright ©2009 °ê¬ì·|¤H¤å¾Ç¤¤¤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