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首頁   /   The 19th Century 十九世紀  /  作家  /  John  Keats  約翰.濟慈  /  作品
Ode on a Grecian Urn
作者Author  /  John  Keats  約翰.濟慈

Ode on a Grecian Urn

 
 

Provider: Carol Lin/林依薇

 
 

濟慈本人對於〈希臘古甕之歌〉("Ode on a Grecian Urn")著名的最後兩行詩句("'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That is all Ye know of earth, and all ye need to know.")有著如下的註解:「藝術的卓越之處在於它的張力強度,足以讓原本不協調的元素打從根本消散,並和美感與真實融合成緊密的關係」。這同時也是這首頌歌最被稱道也最難解的地方,濟慈透過觀察一個藝術品上活靈活現的雕刻,似乎試圖辨證許多弔詭悖論(paradox),包括關於古甕本身雕刻圖像所顯現的生命力,和其被靜止侷限在上面的某種死寂,究竟哪種力量更勝一疇抑或是始終在角力著?不受時間改變屹立不搖的古甕以及它上面的故事,是否可以被稱為某種永恆?然而瞬息萬變,滄海桑田之間,難道就失去了曾經擁有的價值?〈希臘古甕之歌〉藉由在看似對立的詩句間不斷的穿梭擦撞出張力,讓人生和藝術兩條平行線終究交錯在一起。原來真正卓越的美感和真實就是像古甕一樣,讓對立面並存不悖進而接觸融合,就是坦然接受每個層面的侷限。透過濟慈的詩句的帶給讀者既旁觀又參與了藝術跨越界線的創作過程,讀完整首詩,我們對於生或死、靜或動、永恆的藝術或流動的生命不再有絕對的定義和高下之分,甚至到了最後,我們也無法清楚得知詩人到底對著哪個對象(對著古甕?對著上面的人像?對著我們?對著自己?)說出了「美即是真,真即是美,---那是否是僅知的世事,也是你僅需要知道的事」這樣一體兩面,模稜兩可的感嘆嘲諷。儘管如此,〈希臘古甕之歌〉依舊為濟慈自己的美學做了一次最好的詮釋。

全詩共分為五個詩節,描述了三個甕上圖像的故事。第一詩節裡古甕被形容成「寂靜仍舊未被玷汙的新娘」、「緩慢時間與沉默的養子」以及「森林中的歷史學家」,強調藝術品、時間和運行變化之間交纏的複雜關係。詩人似乎在揭示,古甕的時間感和現實世界的時間感是不同的,古甕圖像上的人事物捕捉了事件精髓的片刻,激發了剎那時間的無限神韻和生命力,但是同時也只能永遠侷限在這個片刻,不像現實世界有另一種無限的可能可以繼續發展下去。所以古甕這個「歷史學家」訴說的第一組圖像,儘管詩人熱切的想要知道那些凍結了的男男女女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但卻只能臆測般的發出一連串的問號。銜接到第二詩節,除了旁觀和參與的界線被打破(原本敘述的詩人主動開始想像),神祇與人類、有聲和無聲(沉默的古甕卻擁有比現實世界更甜美的曲調?)的區別也更加模稜兩可,第二組圖像裡吹笛的少年和她的愛人,如詩人所形容,將他們的音樂、愛情和美貌永遠地保存在古甕上,但是另一方面來看,他們也永遠無法移動離去,無法完成接下來的親吻。藝術、自然與愛情中的理想典型是否比現實生活中真切的跌撞遭遇更珍貴?〈希臘古甕之歌〉裡的敘事口吻總是徘徊在兩造之間,看似肯定一方或否定一方卻也同時肯定否定了另一方。第三詩節繼續對比古甕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圖像上情侶依偎的樹永遠不會凋零,吹笛少年的歌也常新,他們的愛情似乎超越了世俗紛擾庸碌的情愛。然而從不斷重複的三個單調的「快樂」詠嘆,對照最後三行詩句屬於現實的喜怒哀樂等激情,到底哪種境界才令人羨慕嚮往?

最後兩個詩節把焦點從個人的情感圖像轉移到群體的命運圖像。接下來詩人發揮了更高的想像力,藉由村民抬著小牛準備祭祀的圖像,聯想到他們是從哪裡來的人,又將往哪裡去。在詩人的想像裡,村民居住的村落有著不同可能的面貌和位置,但是不變的事實是,將不會有人再回到那個寂靜的空城訴說後續,因為所有人都被凍結在古甕的圖像上了。此一詩節的矛盾複雜性在於,儘管圖像所呈現的資訊是如此的少,背後的故事也無人知曉,但是詩人卻被古甕激發了無限的靈感,進而想像展望出村民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或許人類的命運也將如古甕上的人們,生活的神韻藉由藝術品和歷史文化的傳承得以紀錄保存,影響後世無數的觀者。於是在最後一個詩節,詩人總結了古甕帶給他忽遠忽近、若即若離的許多歧異觀感,古甕的世界是一個完美自成一格,不受時間改變動搖的理想,然而在其中得不到現實世界特有的滿足和熱情,於是讀者就像詩人一樣,持續被拉扯在兩種「真實」之間,這一刻期望遁入甕中世界逃離人世間的痛苦和哀傷,下一刻又渴望回到現實,體驗種種生命歷程。就在羨慕又抗拒的交雜情緒裡,詩人最後的結語益加的模稜兩可,它究竟是在肯定藝術昇華人生的價值,還是在嘲諷藝術終究無法取代涵蓋生活的一切?〈希臘古甕之歌〉作為濟慈最廣為討論的一首頌歌,處理了創作最終極的課題和使命。藉由創作者跨越界線的牽線和參與,辨證了生命、藝術與自然、人類各自無可取代的存在價值,以及可能面臨的困境侷限。  
 
   
 
   
  文本
導讀
  導讀問題
Copyright ©2009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